高考地理试题《中国地理》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6-28 16:00:4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10分)【环境保护】下图是某海湾围海造地前后的对比图。读图,回答问题。

⑴指出围填海前后的变化。(4分)
⑵就图中山地森林的变化,说明其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对策。C8分)


参考答案:
(1)变化:湿地消失、山林被破坏、海滩消失、新增人造大堤和填海土地、海湾消失等(任答四项即可,4分)
(2)负面影响:破坏山林景观及植被;诱发岩坡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4分)
对策:对岩坡进行生态恢复,结合工程措施,防治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2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1)这里主要是读图观察能力,只要认真比较填海前后的图,就可以发现差异。填海后,湿地消失,海滩消失,山林减少,山体受损,海湾消失,增加了大堤、陆地面积增大等。
(2)不利影响可以据图分析,山林减少,植被少了,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能力下降,破坏了山林美景;山体开挖,容易引发岩体崩塌、滑坡。针对问题,考虑对策有对破坏的山体进行生态恢复保护,保持水土;结合一定的工程治理,防治崩塌、滑坡发生。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表中数据为三个经济地带10年间主要经济指标的发展情况,图为1980~2009年三个经济地带GDP增长。结合图和表中信息,完成下面3题。


1.关于三个经济地带2000~2009年经济发展的论述正确的是

[? ]


A.三个地带都有较快的增长
B.中、西部地带经济总量增长最多
C.东部地带经济总量增长最小
D.2l世纪三个地带差距在变小
2.导致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①产业结构的差异
②资源分布的差异?
③距海远近的差异
④开放程度的差异

[? ]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2000年以来,西部经济带人口总量占全国比例由23%上升到28.6%,其根本原因是

[? ]


A.自然环境的改善
B.经济水平的提高
C.西部大开发政策
D.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参考答案:1.A
2.A
3.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0分)【地理一环境保护】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民勤县在历史上曾经是“湖泊涟漪、水草丰茂、可牧可渔”的绿洲。现今,过去的绿洲已由阻沙天堑变为沙源,成为全国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简述民勤湖区荒漠化的原因及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参考答案:
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人口激增工农业发展,用水量增加,中上游过度用水影响危害生物多样性;植被减少;风沙加剧,荒漠扩展。


本题解析:
从材料中反映的情况来分析,民勤地区的荒漠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更多的是人为原因。从地理位置看,民勤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这是自然原因。人口激增,工农业生产发展,用水量增加,这是主要原因。民勤县在历史上曾经是“湖泊涟漪、水草丰茂、可牧可渔”的绿洲,是因为有水,如果对水资源利用不当,就会引起荒漠化,导致生态恶化,中上游过度用水,注入湖泊的水量就减少,草场退化,影响甚至危害生物多样性;过度开垦、放牧就会破坏植被,植被减少,风沙加剧,荒漠扩展。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是
[?]
A.平原、丘陵面积广阔
B.北高南低
C.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D.山河壮丽、气象万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1973~2002年部分 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是林地
B.增幅和减幅均最大的是灌丛草地
C.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旱地
D.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
2.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其面积前后期变化能反映流域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的是
①林地②灌丛草地③建设用地④裸岩地
[?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1.D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