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5:58:57
1、综合题 读下列我国2001年~2008年“三废”治理效率情况一览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9分)
单位:%,亿元
| 指标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 85.2 | 88.3 | 89.2 | 90.7 | 91.2 | 90.7 | 91.7 | 92.4 |
| 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 | 61.3 | 70.2 | 69.1 | 75.6 | 79.4 | 81.9 | 86.3 | 88.8 |
| 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 | 67.3 | 75.0 | 78.5 | 80.2 | 82.9 | 87.0 | 88.2 | 89.6 |
| 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 | 50.2 | 61.7 | 54.5 | 71.1 | 75.1 | 82.9 | 88.1 | 89.3 |
|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 52.1 | 51.9 | 54.8 | 55.7 | 56.1 | 60.2 | 62.1 | 64.3 |
|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 | 15.7 | 17.1 | 17.5 | 22.1 | 23.2 | 27.4 | 23.4 | 26.4 |
| “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 | 344.6 | 385.6 | 441.0 | 573.3 | 755.5 | 1026.8 | 1351.3 | 1621.4 |
参考答案:
(1)B?(3分)
(2)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面临着庞大的人口压力、严重的资源短缺、深刻的环境危机等严峻的挑战。(6分)
(3)将逐步降低 二氧化硫的排放达标率逐年提高 (4分)
(4)主要的“三废”排放还未做到完全达标排放;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和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还比较低;“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还较低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在工业结构调整中,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模式。(6分)
本题解析:
(1)表中显示我国的“三废”治理效率逐年提高,这充分说明我国的环境污染治理已初见成效,所以应该选择B。
(2)因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面临着庞大的人口压力、严重的资源短缺、深刻的环境危机等严峻的挑战。?
(3)分析表中数据,试说明我国南方重点监控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将逐步降低,判断的理由是二氧化硫的排放达标率逐年提高。
(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我国目前的“三废”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主要的“三废”排放还未做到完全达标排放;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和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还比较低;“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还较低,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在工业结构调整中,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模式。
点评:本题的解题应通过图表,认真分析图表,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区1965~1988年地面沉降平均速率(毫米/ 年)图,回答1~3题。 
1、图中所示反映了我国某地区的环境问题,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
A、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
B、不合理的灌溉
C、过度开采地下水
D、过度樵采和乱垦滥牧
2、地面沉降对A地区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 ]
A、导致地下排污管道遭到破坏,致使市区出现污水外溢
B、造成农田局部低洼,形成积水,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C、提高了河流的泄洪能力,使得可利用的水资源减少
D、有利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施
3、有关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面沉降的分布特点是分布均匀
? ②城市及其周围地区地面沉降速率最快
? ③该地区所在的经济圈与长江三角洲相比,最大的优势是能源、矿产资源丰富
? ④制约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劳动力的素质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1、C
2、A
3、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流经河西走廊,最终注入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的居延海,下图为黑河流域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丁空格表示着如下的内容:用水增加、耕地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入境水流减少,请对应填出:甲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___;丁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①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黑河地区人地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协调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耕地减少;用水增加;入境水流减少;地下水位下降
(2)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
(3)问题:在干旱地区,由于人口的增加,对当地生态系统进行了超过其承载能力的开发,致使各类生态系统向着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产生了恶性循环。措施:控制人口过快增长,营造防护林带,流域内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图1是“PPE怪圈”,是指贫困(Poverty) 、人口(Population) 和环境(Environment) 之间形成的互为因果的关系。图2为不同国家人口增长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题1:图2的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最有可能产生“PPE怪圈”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图2中与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相似的类型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图2中国家类型④所反映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A.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过重
B.少年儿童比重大,就业压力过重
C.城市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过剩
D.人口总数太少,劳动力严重缺少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
小题1:②时期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保持不变,人口增长最快,最易形成“PPE怪圈”。
小题2:目前我国的人口增长特征为“低—低—低”,但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数,故与③相似。
小题3:④国的人口增长特征为“低—低—低”,且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数,故说明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严重。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表为我国大陆地区1990年第四次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回答题。
1.上表数据说明我国大陆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①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加快?②青壮年人口比重变大,同时又呈现老龄化趋势
③人口压力大,人口素质仍然较低?④劳动力不足,出现逆城市化趋势2.针对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建全社会保障及社区服务制度?②积极鼓励生育,保证优生优育
③建立全民教育制度,提高人口素质?④计划生育,将人口增长率降至零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E.①②
F.③④
G.①③
H.②④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表中数据可以判断,我国大陆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15-64岁和≥65岁比例上升,说明青壮年人口比重变大,同时又呈现老龄化趋势;虽然0-14岁比例有所下降,但总人口在上升,每十万人中大学文化程度人数虽然在增加,但数量仍然偏少,说明人口压力大,人口素质仍然较低。
2.面对我国人口面临的问题,具体措施为积极鼓励生育,保证优生优育;建立全民教育制度,提高人口素质。
考点:主要考查了我国人口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我国大陆地区1990年第四次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对比,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人口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