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大全《环境与环境问题》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七)

时间:2019-06-28 15:58:5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滥伐森林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


A、河流含沙量增大
B、地下水位持续上升
C、土壤肥力下降
D、河流水位下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WTO,环境与贸易的关系日趋复杂,完成1~2题。
1.世界贸易组织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能是(  )
A.环境污染在国际蔓延
B.重污染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C.发展中国家过度开发资源密集型产品
D.引起双边或多边的贸易摩擦
2.加入WTO后,短期内国际环保标准可能不利于我国(  )
A.出口更多的产品
B.建立和完善产品的质量认证体系
C.提高环保技术标准
D.提高环保意识


参考答案:1.D 2.A


本题解析:由于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对进口到本国的产品要进行严格的环保审查,这必然导致许多达不到要求的产品被运回原出口国,从而导致出口国与进口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我国由于加入WTO较晚,很多产品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定的环保要求差距很大,因此我国许多达不到环保要求的产品就会被其他国家禁止进口。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2001年3月我国对楼兰古城及罗布泊的考古和科学考察表明 (?)
A.荒漠化问题发生在工业时代,古代不曾出现过
B.荒漠化完全是战争、瘟疫等人为原因造成的
C.人为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是荒漠化发生的主要原因
D.荒漠化完全是地质时期的自然过程形成的,有沙质荒漠和砾质荒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荒漠的发展及成因。从荒漠的发展来看,从古代到近代直至现代,不同时期均出现过荒漠化问题。不同时期荒漠化的原因尽管不同,但均可分为自然和人为原因。荒漠化多指人为原因引起的土地退化、沙化。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2004年城市空气污染排名表和2004年北京市环保考核8项指标成绩单,回答下列问题。
2004年城市空气污染排名表?

空气污染最大
空气污染最小
1临 汾
1北 海
2阳 泉
2海 口
3大 同
3湛 江
4南 昌
4克拉玛依
5宜 宾
5珠 海
6株 洲
6日 照
7重 庆
7桂 林
8焦 作
8福 州
9长 治
9泉 州
10攀枝花
10长 春
2004年北京市环保考核8项指标成绩单
项目
数据
名次
环境保护
投资指数3.29%
第2位
建成区绿化
覆盖率为41.8%
第7位
生活垃圾
无害化处理率为93.86%
第21位
城市生活污水
集中处理率为55.24%
第29位
危险废物
集中处置率为56.67%
第40位
二氧化硫
年平均值0.055毫克/立方米
第32位
可吸入颗粒物
年平均值0.149毫克/立方米
第44位
二氧化氮
年平均值0.071毫克/立方米
第45位
(1)在北京环保考核的8个重要考核指标中,除了_ ______和_______排名靠前,其他6项指标均排在20名以后。
(2)北京为了推进“绿色奥运”,将不再发展涉钢产业。这是因为钢铁产业(  )
A.投资太多
B.工期过长
C.污染严重
D.收效甚慢
(3)在2004年城市污染排名中,北海空气污染最小,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
(4)在2004年空气污染最大的城市中,受地形影响明显的是_______。
(5)一些城市空气污染严重与地方保护主义有很大关联,你认为应对地方保护主义的举措有哪些?


参考答案:(1)绿化覆盖率 环保投资指数(2)C
(3)北海为沿海城市,重工业规模小,降水多
(4)重庆
(5)①国家环保部门及早出台关于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一些行政处分的办法;②相关部门应建立案件移送、移办、联合办案的制度,来发挥各个监管部门的职责;③加大信息披露,公开查处地方保护主义的典型案件;④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好地方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政绩考核体系等。


本题解析:城市污染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瓶颈,把环境保护规划作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实施城市环境管理的分类指导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乃是当务之急。影响城市环境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气候、地形等方面去考虑。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图2为“我国某省人口变动的部分情况图”,据此回答问题。
1.图中曲线能反映65岁以上人口比例的是2.1982年以来,图中②曲线开始逐渐下降,主要原因是
A.①
B.②
C.③
D.④
E.新出生人口的比重在不断上升
F.乡镇企业快速发展
G.计划生育政策导致本省人口出现负增长
H.家庭婚育观念不断改变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人口变动可分为自然变动(人口的自然增长)、机械变动(人口的机械增长)和社会变动。我国某区域总人口的变化主要取决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的机械增长,自然增长受生育政策、生育观念、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人口的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主要的影响因素有: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等)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因素、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和家庭等)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等)。65岁的人口变化是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主要受人口的自然增长影响。城镇人口比重反映城市化水平的高低。
根据题意可判断出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为:由于我国政策(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及自然灾害的影响1953年至1964年城市化水平降低且随后发展缓慢,故曲线①为城镇人口比重;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婚育观念不断改变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家庭人口规模会越来越小故曲线②为家庭规模;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老年人口比重,逐渐变大,故曲线③为老年人口比重;随着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该地大量人口迁入,导致人口猛增故曲线④为总人口。
1.据上述分析曲线③为老年人口比重,故选C
2.曲线②为家庭规模。A选项影响总人口和人口年龄结构;B选项可加快城市化进程。本省人口数从1990—2000年增长得快,主要是随着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该地大量人口迁入故C答案错。家庭婚育观念的改变,家庭人口规模会越来越小,所以选D。
考点:本题组主要考查人口、城市化等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组难度居中,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注意:
①?加强对人口、城市化等基础知识的把握;
要从多条曲线图中提取各要素变化的相关信息,再结合人口、城市化的有关知识综合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