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5:58:36
1、综合题 (13分)读世界某地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图16),图中虚线MN表示航海线,OP与OQ表示锋面,BC线为晨昏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天气系统多出现于 (1,7月)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盛行风向为 风。(2分)
(2)O气压中心的气压值为 。(1分)
(3)比较此时A与0两地的风力大小,并分析原因。(3分)
(4)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海轮从M点向N点航行,途中天气(从晴雨、风向方面简要分析)、气压将如何发生变化?(6分)
(5)若此日40°N的昼长约为10小时,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1分)
参考答案:(1)1月 西北或偏北(2分)
(2)995-1000百帕(1分)
(3)A地小于O地;O地等压线比A地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大;O地位于海洋,摩擦力比A地小;(3分)
(4)晴雨:晴→雨→晴→雨→晴(2分)风向:偏西—西南—东南(2分)气压:先变小再变大(2分)
(5)6:20(1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地理和等压线天气图的综合分析。(1)图示亚欧大陆上为高压中心,判断为北半球冬季,我国受冬季风影响,盛行西北风。(2)根据图示的等值距为5,O为低压中心,最里面的等压线值为1000,根据低于低值的等值线分布规律判断。(3)图示O处等压线较密,则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说明风力大,影响风力大小的原因主要从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风向。(4)图示O为低压中心,图示的低压槽处可能形成锋面,则多阴雨天气;风向结合等压线的分布,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风向向右偏。气压从与低压中心的位置关系判断。(5)北纬40°的昼长为10小时,则说明日出时间应为7点,即图示晨线与北纬40°的交点的时间,所在经度为130°E,故北京时间较130°E晚40分钟。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风向最终
A.与等压线垂直
B.与等压线斜交
C.平行于等压线
D.呈漩涡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称之为风,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在高空风向只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最终和等压线平行。
考点:本题考查高空影响风的形成的两个力作用。
点评: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原动力,始终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另外学生还需明确在近地面,风向还要受到摩擦力的影响,风向最终和等压线斜交。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表示“某海陆等温线图”,其中①、②位于同一纬度,且①位于海洋,②位于陆地,据此完成下题。
【小题1】①、②的海陆位置可能分别位于 ( )
A.大西洋、欧洲
B.亚洲、太平洋
C.地中海、亚洲
D.太平洋、北美洲
【小题2】P处等温线向南弯曲的原因可能是 ( )
A.P处位于海洋,受寒流影响,温度低于同纬度陆地
B.P处位于陆地,受地形的影响,温度高于同纬度海区
C.P处位于海洋,受暖流的影响,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
D.P处位于陆地,受地形的影响,气温高于同纬度陆地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可看出该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其海陆位置①处为海洋,②处为陆地;在此范围之内的海陆分布状况只有大西洋与欧洲、太平洋与北美洲与其相符,而从图中给出的经度可知,图示地区的海陆分布应为太平洋与北美洲。
【小题2】P处等温线向南弯曲,说明比同纬度地区温度低,从图中纬度可知,此处有加利福尼亚寒流流经。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大气环流模式图”,S线代表地球表面,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处气温比G高
B.E处气压比H处低
C.若该环流发生在城市地区,则G是市区,H是郊区
D.若该环流发生在沿海地区,则G是陆地,H.是海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热力环流是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H处空气上升,温度较高,气压较低;G处空气下沉,温度较低,气压较高。在垂直方向上,近地面空气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故F处气温比G低。近地面空气的气压高于高空气压,故E处气压比H低正确。城市热力环流中,城市为上升气流,郊区为下沉气流故C错误。沿海地区的热力环流为海陆风,其风向与昼夜情况有关。若D成立时间必须为夜晚。故D错误。
考点:热力环流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陆影响
B.地势影响
C.洋流影响
D.纬度影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主要原因是地势高,地势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势高,气温低,夏季平均气温大约8℃,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