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中国区域差异》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6-28 15:56:2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青藏铁路通车标志着西藏旅游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注:
图一反映了西藏近25年来国内旅游者和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
图二反映了入藏游客量变化的季节性特征。
(1)青藏高原旅游资源丰富,青藏铁路沿线能看到的独特自然景观有_________________(回答2种);
? 西藏地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是__________。
(2)下列对西藏地区叙述错误的是(多项选择)
[? ]
? A、太阳紫外线辐射强,日温差大
? B、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
? C、北部降水丰富,多雨雪天气
? D、水力资源、地热资源丰富
? E、空气稀薄缺氧
? F、高原湖泊多
? G、气温年较差大
(3)从1980年~2005年,西藏国内旅游者的数量变化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入藏游客数量的年
? 内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随着西藏旅游业的发展,有关人士提出制订西藏旅游环境容量的建议。对此,你认为是否有必要?
? 为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高山(雪山)、高原草地、冰川、高原湖泊(答其中两点);布达拉宫
(2)CG
(3)1990年前旅游者很少,且基本无变化,1990年后逐年增长,且有加快增长的趋势;集中在4—9月份
? (或夏半年)
(4)有必要,因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制定旅游环境容量能有效地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
? 以保证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①、②所示河流的名称。
?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从②河流的流向来看,简述甲地的等降水量线和乙地的等积温线在弯曲方向上的共同特点,并分析
? 形成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藏南部的②河谷地带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简述该河谷地带发展种植业的主要自然区位优
? 势。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怒江;雅鲁藏布江
(2)甲、乙两地的等值线弯曲方向都与河流的流向相反。甲地河谷地势低,有利于印度洋水汽沿河谷进
? 入,河谷地段降水丰富;地势北高南低,形成南部降水相对多。乙地河谷地势低,气温高,积温丰
? 富;地势西高东低,东部河段积温相对高。
(3)青稞和小麦,地势较低,热量相对丰富;日照时间长,有利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有利养分的积
? 累;靠近水源,有利灌溉;土壤肥沃,提供养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和该区域几种典型植物适宜生长的地下水埋深图。完成1—3题。

1、该区域可能位于我国的
[? ]
A.华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西南地区
2、在图1的四地中,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3、在图1所示区域三种典型植被主要分布区的海拔从高到低排列依次是
[? ]
A.芦苇、梭梭、红柳
B.红柳、梭梭、芦苇
C.梭梭、芦苇、红柳
D.芦苇、红柳、梭梭


参考答案:1、B
2、C
3、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05年11月26日8时49分,我国27.9N、115.7E,发生了里氏5.7级地震,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等地均有震感,美国地质调查局估计此次地震震源深度约为10千米。回答题。1.有关此次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2.关于此次地震震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北京和当地测到该次地震的震级不同
B.地处人口密集地区,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C.属于深源地震,破坏性大
D.此次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它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带上
E.附近近几年湖泊蓄水能力降低,是围湖造田的结果
F.距离北京大约1300多千米
G.土质疏松是造成该地区水土流失的直接原因
H.位于地势第二级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A错误;结合经纬度位置,此次地震发生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口稠密,故震级并不高,但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B正确。此次地震震源深度约为10千米,震源较浅,C错误;结合经纬度位置,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亚欧大陆内部,D错误。
2.根据27.9°N、115.7°E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位于鄱阳湖平原,近几年来,该地区已经实施退田还湖,故A错误;根据该地与北京的经纬度位置的差异,距离约12*111KM,故B正确。该地区的土壤为红壤,土质粘重,C错误;鄱阳湖平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关于地震的概况和我国的区域地理。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地震震级、影响地震危害的主要影响因素、地震的形成原因等内容,结合我国的区域地理概况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 如果每个气候资源类型以3个阿拉伯数字表示,三个数字从左至右分别表示水分资源、热量资源、光照资源的质量等级。读下面我国气候资源类型分布表,完成1—2题。

1、X地可能是
[? ]
A、柴达木盆地
B、漠河附近地区
C、台湾西部平原
D、江汉平原
2、Y类型代号应为
[? ]
A、134    
B、421    
C、143    
D、222


参考答案:1、B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