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5:55:24
1、单选题 图为亚欧大陆气温年较差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单位:℃)。读图回答20—21题。
小题1:图示区域气温年较差空间分布的基本规律是? (? )
A.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大
B.随经度的增大而减小
C.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
D.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
小题2:甲区域气温年较差大的原因是? (? )
A.海拔较高,空气稀薄
B.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小
C.地处内陆高原、山地,受海洋影响小
D.地处内陆干旱地区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值线的综合分析。
小题1:图示气温年较差等值线的分布:由南向北递增,由沿海向内陆递增
小题2:甲结合经纬度判断,甲位于俄罗斯东部地区,地势较高;且位于内陆地区,大陆性强,故气温年较差大。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高空等压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有关①②③④四地气压和气温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A.气压:④<③<①<②
B.气压:②<①<③<④
C.气温:①<②<③<④
D.气温:④<③<②<①
小题2:此季节(?)
A.我国北方地区多沙尘天气
B.图示③地沿海吹西南风
C.我国西南地区地震灾害多发
D.我国台湾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等压面发生弯曲是因为地面冷热不均,引起了空气的垂直运动,致使等压面发生弯曲,近地面热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近地面冷的地方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图是高空等压面①处高于②处,①处气压高于②处,近地面③处气温高,气压低,近地面④处气温低,气压高,故起亚的高低排列顺序为:②<①<③<④, 答案B正确,气温的排列顺序是:②<①<④<③,C、D没有正确答案。
小题2:图中等压面发生弯曲是因为地面冷热不均,引起了空气的垂直运动,致使等压面发生弯曲,近地面热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近地面冷的地方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图是高空等压面①处高于②处,①处气压高于②处,近地面③处气温高,气压低,近地面④处气温低,气压高,③处陆地气温高于④处海洋气温,③处陆地气压低于④处海洋气压,该季节为北半球夏季,我国台湾降水多,多降暴雨,容易引起滑坡和泥石流,故答案D正确,我国北方地区多沙尘天气多发生在春季,图示③地位于东部沿海,受东南季风的影响,沿海多吹东南风,地震灾害发生与季节没有必然联系。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因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 如图甲(八达岭长城的景观照片)。图乙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图。若图乙所示地区有古长城经过,你认为最可能的位置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图甲所示,长城多修建在山脊处,也体现了“因地形,用险制塞”。图乙中,②和③部分或者全部通过山谷处,不符合题意;①虽没有通过山谷,但没有处于山脊这样的险要地形处;④处在山脊线位置,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某区域陆地等温线图,读图回答:
1.该图所示地区位于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2.关于甲、乙两地地形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两地都是山顶? B.两地都是盆地
C.甲为山顶,乙为盆地? D.甲为盆地,乙为山顶
参考答案:
1.A
2.C
本题解析:
1.南北半球可以根据等温线的温度数值变化规律进行判断。根据全球气温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逐渐降低的一般规律,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的,表示该区域位于北半球;反之,则位于南半球。
2.读图可知,在两条等温线之间,出现了两个闭合的等温线区域,其中甲地气温比正常气温低,在地形上应该是山地;乙地比正常气温高,在地形上应该是低地。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中a,b,c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f线为等高线。读图回答1—2题。

[? ]
[? ]
参考答案:1、D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