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5:54:01
1、单选题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2007年4月23日公布了拍摄到的首批太阳“三维立体照”。这些照片将帮助科学家更好地预测太阳爆发的情况。太阳爆发主要指太阳因内部核能爆炸而产生的耀斑、日冕物质抛射等剧烈活动,其中,日冕物质抛射是太阳系中最猛烈的爆发现象,其抛射出的物质能在地球上产生其壮观的极光。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
小题1:读上图可知,日冕位于图中的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小题2: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一组是
A.英国、墨西哥
B.加拿大、挪威
C.意大利、西班牙
D.印度、巴基斯坦
小题3:下列现象的产生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
①山脉的隆起
②环太平洋地震带近年地震频发,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严重
③世界很多地区降水异常,出现洪涝灾害
④潮汐现象加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
太阳活动类型包括黑子—光球层;耀斑、日珥—色球层;太阳风—日冕层。极光也是太阳活动的类型之一,主要发生在两极地区,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流和大气摩擦,产生耀眼的光斑。山脉的隆起多属于地质运动,潮汐现象加剧和太阳活动无关。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某日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此图是北半球 (填节气)日的光照图。
(2)此时,A、B、C、D四地正值 (填日出或日落),四地中昼长最长的是 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地,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 地,所处日期与其它三地不同的是 地。
(3)描述此日过后的三个月内,泉州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2分)
参考答案:
(1)夏至
(2)日出 A B C D
(3)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昼长越来越短
本题解析:
(1)该图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昼,为北半球夏至日。
(2)晨线为日出,昏线为日落;顺地球自转方向由黑夜进入白天的为晨线,由白天进入黑夜的为昏线,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故A、B、C、D为日出;此时纬度越高,昼越长,A纬度最高,昼最长;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此时B为太阳直射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C位于赤道,线速度最大;图中的日期界线为180°,180°经线两侧,日期不同,以西为新一天,以东为旧一天,D点与A、B、C三地不同。
(3)三月内太阳直射点有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减小,泉州大致位于25°N,所以正午太阳高度减小,昼渐短,夜渐长。
考点:光照图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如图表示12月10日四地昼夜长短比例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长。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属于南寒带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四地中,线速度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序是( )
A.丁丙甲乙
B.乙甲丁丙
C.乙甲丙丁
D.丁丙乙甲
【小题3】该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处在近日点附近
B.地球处在远日点附近
C.地球公转的速度较慢
D.地球自转的速度较快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12月10日接近冬至日,此时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图中丁图出现极昼现象,说明位于南极附近,为南寒带。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越往北黑夜越短,甲丙位于北半球,乙昼夜等长,位于赤道上。
【小题2】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由上题可知,丁出现极昼现象,纬度最高,线速度最小;乙位于赤道,线速度最大;丙地夜长比甲地长故丙地纬度比甲地高,故线速度丙地比甲地小。
【小题3】由上题可知,此时接近冬至日,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处在近日点附近。
考点:该题考查昼夜长短和地球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1中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30°,A,B为晨昏线上的两点,太阳直射在西半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B点的地方时 ( )
A.2时
B.8时
C.16时
D.20时
【小题2】图中此刻,B与地心连线的延长线与地面交点的日出时间为
A.3时
B.4时
C.8时
D.10时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光照图的判读。根据A,B为晨昏线上的两点,A点经度为60°E,所以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30°W,或150°E。根据太阳直射在西半球,则直射点位于30°W,A点昏线和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00,则B点地方时为20:00。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根据图中B点地方时为20:00,处于日落,白昼时间为16小时,黑夜时间为8小时。B与地心连线的延长线与地面交点白昼时间与B黑夜时间相等,为8小时,则日出时间为8时。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我国甲地中学生与南半球乙地中学生在同一天观测太阳高度的变化,并将观测结果绘成下图,甲地学生发现此日测得的最高太阳高度比前一天小。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这一天是 月 日前后,判断理由是 。
(2)此日当乙地太阳高度最高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大约是 。
参考答案:
(1)9 23 这一天甲乙两地昼夜等长,这天甲地太阳高度最高值比前一天小
(2)0°,50°W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可知,甲乙两地的昼长为12小时,应该为两分日,此时我国太阳高度角在变小,说明为秋分日。
(2)由上题可知,此时太阳直射赤道;当乙地太阳高度最大时,北京时间为24点,则12点所在的经度为50°W。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