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6-28 15:51:3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2004年12月26?发生的印度洋海啸,使沿岸若干国家遭受巨大灾难。回答问题。1.这次海啸产生的原因是2.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是
A.印度洋洋底大地震造成的
B.特大风暴潮引起的
C.海平面上升造成的
D.海底塌陷引起的
E.将人们迁离海岛和沿岸居住
F.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G.围海造陆
H.增高海岸堤防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1.印度洋海啸是由于处于板块的交界处,海底地震导致的海水巨浪。选择A项。
2.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就是要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监测预报。选择B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测得的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该流域2.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3.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
A.雨水是其主要的补给水源
B.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
C.径流量随降水量同步增减
D.枯水期流量小,输沙量大
E.土地沙漠化
F.水土流失
G.土壤盐碱化
H.地面沉降
I.径流量减小,不易决堤泛滥
G.径流量增大,季节变化减小
输沙量变大,水库淤积严重
流速减慢,利于内河航运


参考答案:1. A
2. B
3.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流域内的自然特征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及危害。
1.读图可知该流域径流量、降水量、输沙量最大值出现的时间均为夏季即多雨期径流量最大、输沙量大因而雨水是该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
2.该河流夏季多雨季节的含沙量大,说明该流域的水土流失比较严重。
3.水土流失会加大径流的季节变化,河流含沙量大会造成水库和河道淤积,对水库蓄水和内河航运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对图中①②③④的含义判断正确的是

A.①风向;②摩擦力;③水平气压梯度力;④地转偏向力
B.①水平气压梯度力;②风向;③地转偏向力;④摩擦力
C.①水平气压梯度力;②摩擦力;③地转偏向力;④风向
D.①地转偏向力;②风向;③水平气压梯度力;④摩擦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称之为风,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在高空风向只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近地面风向还要受到摩擦力的影响。①水平气压梯度力;②风向;③地转偏向力;④摩擦力。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地形中属于地堑构造的是:①华山西峰、②峨眉山万佛顶、③吐鲁番盆地、④渭河谷地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及印度洋沿赤道纵剖面图”,回答题。
1.当上面右图中a处的上升流最弱时,下列叙述此季节最可能发生的是2.关于下列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中海地区盛行西南风
B.全球昼夜等长
C.亚欧大陆将副热带高压带切断
D.陆地等温线向北弯曲
E.M地区的自然带呈现地带性分布规律
F.N地区处在板块消亡边界
G.J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热带荒漠
H.K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a处的上升流最弱时,北印度洋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应为北半球的冬季,地中海地区盛行西南风;北半球昼短夜长;亚欧大陆将副极地低压带切断;陆地等温线向南弯曲。
2.M地区位于东非高原,自然带呈现非地带性分布;N地区为红海,处于生长边界,正在不断扩张;J地区分布有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K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
考点:主要考查了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及图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及图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