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5:46:26
1、综合题 如图所示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频发洪涝灾害。读图完成下列要求。(8分)
(1)图中A、B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A为________ 。A的西侧是____________地形
区。
(2)“人在江底走,水在头顶流”是C河段景观描述,请说明其形成过程。(2分)
(3)近年来,该地区针对洪涝灾害频发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1)A:巫山或第二、三阶梯分界线(1分)四川盆地(1分)
(2)由于长江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河流含沙量较大,坡度变缓,水流变慢,泥沙沉积,
河床抬高,成为地上河(2分)
(3)建设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体系;修水库,调节河流径流量;退田还湖,修建分洪
蓄洪工程,加固堤坝(4分)。(疏浚河道、裁弯取直等答案合理,即可得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长江中游的洪涝灾害。
(1)结合图示的河流轮廓判断:A表示长江中下游平原西侧的巫山,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与
四川盆地的分界线;
(2)“人在江底走,水在头顶流”反映C河段地上河的特征:主要原因从泥沙淤积角度分
布;自然原因:河道弯曲,地势平坦;人为原因:上游植被破坏,使河流含沙量加大,则
带到该处,水流变慢,泥沙淤积。
(3)洪涝的治理措施主要从水利工程建设结合生态工程建设考虑。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为我国四个地区荒漠化土地的分布图(阴影为荒漠化土地)。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荒漠化的形成因素,正确的一组是
A.甲一冻融作用乙一盐碱化丙一风蚀作用丁一水蚀作用
B.甲一过度放牧乙一盐碱化丙一风蚀作用丁一冻融作用
C.甲一冻融作用乙一水蚀作用丙一盐碱化丁一过度樵采
D.甲一风蚀作用乙一盐碱化丙一过度垦殖丁一水蚀作用
小题2:图中①②③④四城市降水量由多到少依次排列为
A.②④①③
B.④②①③
C.④②③①
D.④①②③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我国土地荒漠化在不同地区表现形式不相同,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作用强,主要为风蚀作用,灌溉农业分布区为盐碱化,青藏高寒区为冻融作用。甲位于青藏高原,为冻融作用;乙位于华北地区,为盐碱化;丙位于甘肃,风蚀作用强;丁位于河流上游,为水蚀作用。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我国降水量的分布总趋势为从东南向西北较少。④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降水量最大,②位于我国北方地区,降水量小于南方地区;③为我国西北内陆降水少;①为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盆地,降水稀少。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14年冬季奥运会已经于2月7日在俄罗斯索契开幕。索契滑雪场优越,在越野滑雪,空中技巧,雪上技巧,单板滑雪,平行大回转和半管活动相结合等方面条件独特,这将是令人叹为观止的世界顶级的比赛。下图是世界主要滑雪场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世界滑雪场主要分布于?
①发达国家 ②人口密度大的地区 ③滑雪运动开展早的地区 ④北半球高纬度寒冷地区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小题2: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滑雪场集中,下列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峡湾风光,景色迷人 ②森林覆盖率低,滑雪障碍少 ③纬度高,积雪时间长
④受西风、副极地低压、极地气流等因素影响,冬季降雪量大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滑雪场主要分布于欧洲和北美,这些地区经济发达,人们喜欢滑雪运动,发展历史悠久;人口密度大的亚洲滑雪场并不多;图中两处滑雪场集中分布的阿尔卑斯山和北美中部东西两侧不是高纬地区。故选A。
小题2:峡湾风光与滑雪没有必然联系,滑雪主要是户外健身运动,不同于一般的观光旅游;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森林覆盖率高;所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滑雪场集中是由于积雪量大,时间长,这与纬度高,寒冷时间长和气候湿润降水多有关。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长江流域主要经济区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长江流域经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上海为中心的经济区是长江流域最发达的经济区
B.以武汉为中心的经济区位于长江上游
C.以重庆为中心的经济区轻工业发达
D.以昆明为中心的经济区主要是利用长江航运发展起来的
小题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沿长江经济带在我国经济中占有突出地位
B.沿长江经济带形成了上、中、下游经济区
C.长江流域是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河流两岸城镇都很密集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城镇密度要远远大于上游地区
小题3:下列关于长江流域发展工业有利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上海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交通发达、科技力量强、能源丰富
B.武汉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水陆运输便利,接近原料产地和产品消费市场
C.攀枝花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水电基地
D.重庆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水运便利、水电丰富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小题1:武汉位于长江中游,故B错误;重庆为中心的经济区,重工业发达,C错误;重庆以上的长江河段,河流落差大,故河流航运价值低,D错误。
小题2:长江上游地区由于流经青藏高原、横断山区等地形起伏大的高山、高原地区,故人口和城镇分布少。C项错误。
小题3:上海位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不利条件即矿产资源和能源不足。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某地区河流封冻日数等值线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甲河流的水文特征,不正确的是 ( )
A.径流量较大
B.结冰期较长
C.含沙量较小
D.夏、秋季出现汛期
小题2:乙地成为著名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充足,雨量丰富
B.人均耕地面积大,粮食商品率高
C.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D.土壤肥沃,单产高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图示甲河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由于受夏季降水和春季冰雪融水补给影响,河流形成春汛和夏汛,D错误。
小题2:乙地为三江平原,地广人稀,故人均耕地面积大,则粮食商品率高,是影响该地区商品粮基地建设的主要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 ,学生首要应结合经纬度位置进行准确的区域定位,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的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结合区域自然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