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地图》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6-28 15:44:4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2.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A.东北-西南向
B.东西向
C.西北-东南向
D.南北向
E.上、下部均陡峭
F.上部较陡,下部较缓
G.上、下部均平缓
H.上部较缓,下部较陡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注意山脊的走向,先确定图示的山脊,为等高线“凸低为高”的区域,为图示山峰的东北、西南坡,故图示山脊呈东北—西南走向。图示主峰的西北坡,上部等高线较密,即坡度较陡,下部等高线较稀疏,即坡度较缓。B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1年1月12日9时19分在南黄海发生5.0级地震,虽然震源距上海约320公里之遥,但上海市民仍普遍有震感。完成下列各题1.地震发生时海地(西五区)所在区时是2.下列有关地震波说法正确的是
A.12日22时19分
B.12日20时19分
C.11日20时19分
D.11日4时19分
E.地震波经过莫霍界面时速度陡降
F.横波经过古登堡界面速度为零
G.纵波经过古登堡界面速度变快
H.横波只能通过固体,横波速度快于纵坡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所求时区的区时=已知时区的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西五区的区时比北京时间晚13个小时,所以西五区区时=1月12日9时19分-13小时=11日20时19分。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地震波经过莫霍界面时速度增加;横波经过古登堡界面速度为零。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图,判断下列小题。

【小题1】从A到B再到C,方向是(    )
A.先向西南,再向东南
B.先向正南,再向东南
C.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D.一直向正南
【小题2】若D点所处经度为东经116°,与东经116°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    )
A.东经64°
B.西经64°
C.西经116°
D.西经180°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据图可以判断,B在A的东南方,C在B的西南方,则.从A到B再到C方向是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小题2】两条相对的经线和为180°组成一个经线圈,一个为东经度,一个为西经度。与东经116°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的经线是西经64°。
考点:该题考查方向判断和经线特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沿40°N亚洲东西向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有关E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在国家是伊拉克
B.地形以山地为主
C.自然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
D.冰川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深刻
【小题2】有关F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铁矿资源
B.该地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C.该地有所在国家最大的内流河
D.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可以大力发展种植业
【小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地森林资源丰富
B.制约H地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是旱涝、盐碱和风沙
C.G地为帕米尔高原
D.图中从东到西降水逐渐减少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 伊拉克在里海的西南方,结合中亚的区域知识可知E地所在国家应为土库曼斯坦,为中亚地区,气候比较干旱,自然景观以草原 、荒漠为主,外力以风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最深刻;由图示可知其海拔高度与海平面基本持平。
【小题2】根据图中判断,F为我国塔里木盆地,盆地内有丰富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该地区气候典型特征为干旱,降水较少,荒漠化现象严重;盆地内有我国最大内流河塔里木河;该地区土壤贫瘠,以荒漠和草原为主,农业畜牧业为主,在水源充足地区,可以发展绿洲农业。
【小题3】H地为渤海西岸的黄淮海平原,森林覆盖率低,旱涝、盐碱和风沙是制约其农业发展的三大障碍;G地为我国的祁连山;图中东侧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西侧是属于地中海气候,降水从东、西两侧向中部递减。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陆地与海洋。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28分)读两则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6月3日,阳光明媚,东南风3~4级。湛江一中高二级学生集体到“玄泰景区”旅游。
材料二:“玄泰景区”略图。(图中等高线单位是m,①②③代表三座古寺)

(1)全体学生相约在玄湖之南的古寺汇合,这座古寺是  (填数字代码)。之后开始爬山活动,最后登上C所在的位置,C的海拔高度为?多米。汇合的古寺和C地之间的温差大于?℃小于?℃。(8分)
(2)当天第二项活动是乘船游览玄湖风光,有两个方案:甲方案(从A到B),乙方案(从B到A),都是直线航行。哪个方案更快??;理由是:?(6分)
(3)若要享受“漂流探险”的乐趣,你能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介绍一下在支流a和泰河上游b“漂流”分别有什么特点吗? (从落差、流速等角度分析)(8分)
(4)在图中D处拟建—水坝(如图:“‖”),水坝建成后,三座古寺中有可能被水淹的是    (填数字代码),请简要分析其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①? 900? 4.2? 5.4?(每空2分,共8分)
(2)甲(2分)?该日 吹东南风,从A到B是顺风航行(4分)
(3)支流a流经地区等高线密集,说明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河流时速度快,更加惊险刺激。上游b流经地区等高线较稀,说明河流的落差较小,水流平缓一些,河流时速度慢一些。(8分)
(4)② (2分)?该处海拔小于100米,低于大坝的高度。(4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中的图例、指向标判断,古寺符号是①。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判断,等高距为100米,可以数等高线条数,判断C的海拔为 900多米。古寺与C地之间的高差约700-900米,所以温差范围是4.2℃-5.4℃。
(2)根据材料,此时是6月份,该日 盛行东南风,从A到B是顺风航行,所以甲方案速度快。
(3)读图,根据图中等高线判断,支流a流经地区等高线密集,说明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河流时速度快,更加惊险刺激。上游b流经地区等高线较稀,说明河流的落差较小,水流平缓一些,河流时速度慢一些。
(4)根据大坝的高度,位于100米等高线之间,水库蓄水在100米等高线范围内。②古寺海拔小于100米,低于大坝的高度,所以可能淹没②古寺。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