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5:43:59
1、单选题 读某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图,回答1~4题。
1、图中跨区域调配的资源为
[? ]
A、能源资源
B、水资源
C、矿产资源
D、土地资源
2、右图中资源调出区制约其工业发展的因素是
[? ]
A、资金
B、技术
C、能源
D、人才
3、左图中资源调出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
A、荒漠化
B、空气污染
C、生态环境脆弱
D、地面塌陷
4、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积极作用体现在
[? ]
A、改善了调出区资源浪费问题
B、促进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
C、资源调配的前提是调出区和调入区经济共同的可持续发展
D、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前提是市场需求
参考答案:1、B
2、C
3、C
4、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是“某大洲35°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关于下列各地的说法,正确的是2.对b、e两地气候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受秘鲁寒流影响,a处形成世界著名的大渔场
B.受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作用,b处多火山、地震
C.受地形地势影响,c处呈现温带荒漠景观
D.受地质构造影响,d处成为有名的大自流盆地
E.b地年降水量大,e地年降水量小
F.b地大陆性特点明显,e地海洋性特点显著
G.b地雨热同期,e地冬雨夏干
H.b地降水季节变化较大,e地降水季节变化较小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1.根据图形所示信息可知,此地为北美洲。故a地不是秘鲁渔场;b地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多地震、火山;c地处于山间盆地中,水汽少、大气有下沉运动,形成温带草原;d处为北美洲中部平原。
2.b地为地中海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e地冬夏降水都较多。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面甲图是中亚著名的咸海,乙图表示其水位季节变化情况。读图完成问题。
1.近年来,②线逐渐靠近①线,最可能的原因是2.针对上面问题,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A.围湖造田
B.泥沙淤积
C.该湖泊冬季水量减少
D.引水灌溉
E.入湖水量减少
F.该区域夏季水量减少
G.退耕还湖
H.大力发展畜牧业
I.大规模调水
G.合理利用水资源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1.图示②线逐渐靠近①线,反映咸海水位不断下降,内流湖水量减少,主要的原因是入湖径流的减少而导致的。
2.中亚地区由于地处内陆降水少,故水资源总量少,故针对内流湖水量的减少,主要实施河流水资源的统一开发与管理。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下图示意制鞋业在两个地区的转移。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制鞋业在M、N两地之间的转移情况。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简述制鞋业转移对M地区和N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M地区制鞋业企业把生产企业都转移到N地区,在M地区只保留研发中心。
(2)对M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环境污染减轻,环境质量改善。对N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加重了环境
? 污染,环境质量恶化;工业化发展,地理景观人文化增强(增加了大量的厂房、道路等人文景观)。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我国三大自然区与其最突出的区域特征组合正确的是(?)
A.东部季风区—--高温多雨
B.青藏高寒区—--“高”和“寒”
C.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寒冷干燥
D.青藏高寒区—--冰川纵横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由于不同区域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加上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形成了各个区域在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对各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使得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东部季风区突出特征是冬冷夏热,雨热同期;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突出特征是干旱;青藏高寒区的突出特征是“高”和“寒”,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