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9-06-28 15:43:3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土地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①甲处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②乙处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③丙出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④丁处修建挡土坝,拦截泥沙以淤地
[? ]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图中Ⅰ、Ⅱ、Ⅲ、Ⅳ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
A、Ⅰ、Ⅱ
B、Ⅲ、Ⅳ
C、Ⅰ、Ⅲ
D、Ⅱ、Ⅳ


参考答案:1、A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年降水量仅200 mm左右但蒸发量达1 600 mm 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图1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2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1)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
(2)指出自贺兰山至黄河不同地域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
(3)近年来,宁夏在银川平原打造枸杞特色农产品产业带。试推断其依据。


参考答案:
(1)阻挡西北方寒冷气流;阻止沙漠入侵;东坡为东南季风迎风坡,增加降水补给。
(2)山区发展林业;山麓发展畜牧业;平原发展种植业;河湖发展渔业。
(3)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优越);枸杞品质好,市场竞争力强;枸杞种植基础好;土地资源能够满足生产规模扩大的需要。(答出两点即可)


本题解析:
(1)由材料和图可知该区域较为干旱、沙漠广布,而银川平原却有“塞上江南”的美誉,因此分析贺兰山的“守护”就主要从阻挡沙漠入侵和增加水量入手。
(2)结合区域图和景观图读出自贺兰山至黄河的地形地势有明显变化:山地→冲积扇→平原→黄河。农业类型有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再结合因地制宜原则布局即可得出结论。
(3)打造农产品产业带涉及规模、质量与品牌,因此要考虑土地资源丰富程度、优越的自然条件、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新建了一系列大桥,加快了各地人员、物资的交流。

1、连接上海南汇和洋山深水港的东海大桥主要通行

[? ]


A.旅游大客车
B.公交大客车
C.集装箱卡车
D.水产冷藏车
2、杭州湾跨海大桥采用S型设计,使桥梁与航道水流保持基本垂直。这一设计思路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


A.海啸
B.赤潮
C.潮汐
D.寒潮
3、苏通大桥是目前已建成的最接近人海口的长江大桥,它创造了“最深桥梁桩基础”、“最高索塔”、“最大跨径”和“最长斜拉索”四项世界纪录。这样设计有利于

[? ]


A.提高南北陆路运量
B.确保“黄金水道”的通航能力
C.稳定河口水文特征
D.抵御台风侵袭


参考答案:1、C
2、C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本世纪以来,我国区域增长格局出现一些明显的变化。与“中国经济领头雁”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近年来遭遇整体经济增速回调、经济增长趋于理性回归相比,以环渤海为中心的中国北方区域突然发力。区域增长重心持续向北转移。在经济增长和投资增速上,环渤海地区的各省市排名前列。超过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许多省市。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我国区域经济增长重心持续向北转移的原因有
①北方土地和劳动力价格比南方低
②北方各种资源和能源比南方丰富
③国家加快了推进以环渤海地区为中心的北方区域的发展步伐
④北方交通和对外联系比南方方便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天津定位为北方经济中心,与北京相比,其最具优势的产业部门与其主导因素是
[? ]
A.微电子工业一高新技术
B.重化工业—海盐、石油
C.食品工业—小麦
D.玩具工业—廉价劳动力


参考答案:1、C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2010年6月17日是第16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今年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的主题是“荒漠化与气候变化—一个全球性的挑战”。读图及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晋、陕、内蒙古地区面积15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8310多万。本地区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畜牧业基地,也是中国自然环境脆弱、农牧业交错和土地退化最为严重的地区。
(1)图中I类型侵蚀区外力作用主要为?,Ⅱ类型侵蚀区外力作用主要为?,试说出各自的原因。(6分)
(2)简要分析图示地区土地退化对周围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2分)
(3)请将下面导致绿洲环境恶化的字母与图中数字代号和内容相搭配。(3分)

A.农业系统恶化,粮食产量减小
B.内流河下游流量减小
C.砍伐绿洲或冲积扇周围的固定沙丘的植被
D.土地盐渍化
E.农耕区地下水位上升
?;?③?
?
(4)根据晋陕内蒙古区的资源优势,简述你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设想。
(6分)


参考答案:(17分)
(1)风力侵蚀、沉积作用;流水侵蚀作用(2分)Ⅰ类型侵蚀区主要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稀少,以风力侵蚀、沉积作用为主;Ⅱ类型侵蚀区主要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侵蚀作用显著。(4分)?
(2)内蒙古地区土地荒漠化使华北地区沙尘天气发生频率增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在黄河下游沉积,形成地上河。(2分)?
(3) B E D (3分)
(4) 依靠煤、铁、有色金属和水能资源优势建设能源、冶金和重化工基地;内蒙古地区发展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基地,黄土高原发挥光照优势发展林果业;利用草原、荒漠风光和丰富的文化景观发展特色旅游。(6分)


本题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外力作用的形式。由图可知:Ⅰ类型侵蚀区主要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稀少,以风力侵蚀、沉积作用为主;Ⅱ类型侵蚀区主要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侵蚀作用显著。
第(2)题,本题考查土地退化对周围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内蒙古地区土地荒漠化使华北地区沙尘天气发生频率增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在黄河下游沉积,形成地上河。
第(3)题,分析绿洲荒漠化的成因时,应注意箭头所反映的因果关系。
第(4)题,晋陕内蒙古区可依靠煤、铁、有色金属和水能资源优势建设能源、冶金和重化工基地;内蒙古地区发展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基地,黄土高原发挥光照优势发展林果业;利用草原、荒漠风光和丰富的文化景观发展特色旅游。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明确不同区域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2)明确土地退化对周围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3)会分析资源丰富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的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