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5:42:37
1、综合题 (15分)【选修2——海洋地理】
海洋初级生产力是指海水中藻类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能力,它主要受光照、营养盐等因素
的影响,海洋初级生产力过高易引发赤潮。下图示意我国某海域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单位:
克碳/平方米.年),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图示海区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7分)
(2)简述赤潮的防治措施。(8分)
参考答案:
(1)分布特点:由沿海向外递减(2分);河流入海口处生产力较高(1分)。
原因:近海水深较浅,光照充足(2分);入海口处,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有利于藻类的生长。(2分)
(2)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加强入海口污水源的控制;加强生产放水和生活污水的综合治理;加强对近海养殖的管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立法。(8分,答对4点得满分)
本题解析:
(1)近海水深较浅,光照充足,水温较高。入海口处,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有利于藻类的生长。所以海洋初级生产力由沿海向外(大洋)递减,河流入海口处生产力较高。
(2)防治赤潮发生的措施,主要是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加强入海口污水源的控制,加强生产放水和生活污水的综合治理,加强对近海养殖的管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立法。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10年新年以来,渤海和黄海北部出现30年来最严重海冰冰情,下图为我国海洋局发布的2010年2月17日—21日海冰警报示意图(图中白色区域为海冰覆盖区),读图回答1~2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渤海海冰的分布特点是
[? ]
A.从南向北海冰面积递增
B.由东向西海冰厚度递增
C.海冰的厚度随海水深度而增加
D.海湾处海冰的分布面积大于其他地区
2.下列区域,不易形成海冰的是
[? ]
A.淡水注入的河口?
B.风浪较大的岬角
C.风平浪静的海湾?
D.深度不大的浅海
参考答案:1.D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2010年新年以来,渤海和黄海北部出现30年来最严重海冰冰情,下图为我国海洋局发布的2010年2月17日-21日海冰警报示意图(图中白色区域为海冰覆盖区),读图回答1—2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渤海海冰的分布特点是
[? ]
A.从南向北海冰面积递增
B.由东向西海冰厚度递增
C.海冰的厚度随海水深度而增加
D.海湾处海冰的分布面积大于其他地区
2、下列区域,不易形成海冰的是
[? ]
A.淡水注入的河口
B.风浪较大的岬角
C.风平浪静的海湾
D.深度不大的浅海
参考答案:1、D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关于海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冰仅出现在北冰洋海域
B.冬季,我国的边缘海中仅有南海不会形成海冰
C.海水含盐偏高的海区往往最先形成海冰
D.海冰的危害主要由膨胀力及其运动时的推撞力引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海冰是极地和高纬度海域特有的水文现象,四大洋均有海冰出现;冬季,我国的渤海和黄海北部海域会形成海冰;风弱、浪小、流速慢、海水含盐偏低的近岸浅水区会最先形成海冰。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下列材料和甲、乙、丙三幅图,回答1~3题。
材料一: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陆地区域后,水中的盐分仍然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的自然灾害。
材料二:赤潮是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的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的现象。
材料三:灰霾是指空气中悬浮着大量极细微的烟、尘粒等颗粒物,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大气现象,灰霾正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种常见天气。(注:图乙是广州市1957—2007年灰霾天数分布图,图丙是图甲中Ⅰ、Ⅱ、Ⅲ三地赤潮发生次数曲线图。)
材料四:
1.下列河流河口有咸潮现象发生的是
[? ]
A.刚果河
B.莱茵河
C.密西西比河
D.塞纳河
2.有关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灰霾天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珠江三角洲地区三面靠山,一面临海,气流不易扩散
B.冬季北方来的冷空气受阻于广东省与湖南省交界处的秦岭山脉阻挡,风力较弱
C.珠
江三角洲上空易出现逆温层
D.工业发展迅速,能源消耗量大,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增多
3.图丙为1985—2005年图甲中Ⅰ、Ⅱ、Ⅲ三地各年赤潮发生次数曲线图,有关Ⅱ地亦潮发生次数比Ⅰ、Ⅲ两地多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Ⅱ地沿海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快②Ⅰ、Ⅲ两地水深,Ⅱ地水浅③Ⅱ地沿海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废弃物排放量大④Ⅱ地水温高于Ⅰ、Ⅲ两地水温
[? ]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
参考答案:1.C
2.B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