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5:40:51
1、综合题 (13分)读世界某地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图16),图中虚线MN表示航海线,OP与OQ表示锋面,BC线为晨昏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天气系统多出现于 (1,7月)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盛行风向为 风。(2分)
(2)O气压中心的气压值为 。(1分)
(3)比较此时A与0两地的风力大小,并分析原因。(3分)
(4)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海轮从M点向N点航行,途中天气(从晴雨、风向方面简要分析)、气压将如何发生变化?(6分)
(5)若此日40°N的昼长约为10小时,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1分)
参考答案:(1)1月 西北或偏北(2分)
(2)995-1000百帕(1分)
(3)A地小于O地;O地等压线比A地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大;O地位于海洋,摩擦力比A地小;(3分)
(4)晴雨:晴→雨→晴→雨→晴(2分)风向:偏西—西南—东南(2分)气压:先变小再变大(2分)
(5)6:20(1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地理和等压线天气图的综合分析。(1)图示亚欧大陆上为高压中心,判断为北半球冬季,我国受冬季风影响,盛行西北风。(2)根据图示的等值距为5,O为低压中心,最里面的等压线值为1000,根据低于低值的等值线分布规律判断。(3)图示O处等压线较密,则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说明风力大,影响风力大小的原因主要从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风向。(4)图示O为低压中心,图示的低压槽处可能形成锋面,则多阴雨天气;风向结合等压线的分布,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风向向右偏。气压从与低压中心的位置关系判断。(5)北纬40°的昼长为10小时,则说明日出时间应为7点,即图示晨线与北纬40°的交点的时间,所在经度为130°E,故北京时间较130°E晚40分钟。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20分)参加国际地理奥赛的中国选手将对图示区域进行模拟野外考察比赛,请你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 出发前,中国队员从网上查到: 图中所示的天气系统正在向正东方向运动,预计72小时将完全从B城过境,请你帮助他们预测B城未来72小时的天气变化过程。(6分)
(2) 来到C城市,队员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该城市街道两旁的路灯多是风力发电不是太阳能发电,请你从地理的角度解释其原因。6分)
(3) 居住在D山区的猎手们介绍“近年来, D山脉的草甸位置越来越高,动物们逐草而生,攀爬得也越来越高。” 请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理解,并推测该地还会有哪些自然地理环境发生变化。(8分)
参考答案:(1)开始时盛行偏南风,天气晴朗(1分);然后出现阴雨天气,气压降低(1分); 随后盛行偏北风,天气晴朗,气温有所降低。(1分)
(2)C城地处滨海地区及盛行西风带,风能资源丰富;(1分)这里阴雨天较多,多雾、多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能力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2分)
(3)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草甸位置越高,食草的动物攀爬得也越高,符合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原理(2分)随着气温的升高还会有: 雪线上升,山地冰川融化,面积减少;山地上部发生土壤侵蚀,土层变薄;发源于D山的河流上游在冬春季节水量增加明显,出现新的湖泊(答对两个,即可得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分布示意图(单位:mm)。据此回答小题。
【小题1】该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高山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示大部分地区为湿润区
B.甲等值线的数值可能为400
C.该地区南部降水较少,北部降水较多
D.该地区的水汽主要来源于太平洋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地区位于中纬度温带地区,距海较远,年降水量较小,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小题2】根据等值线的数值特征可知,该地区北部降水多于南部;该地区的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大部分地区为干旱和半干旱区;甲等值线的数值可能为200或300。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示意某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该地区所在半球及图示月份为( )
A.北半球 7月
B.北半球 1月
C.南半球 7月
D.南半球 1月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处在 10℃以下
B.P处在 10℃以上
C.P处地势低洼
D.P处周围广泛分布热带雨林
【小题3】Q地与北京气候相比较,一年中( )
A.两地都雨热同期
B.Q地气温较高的月份,北京的气温也较高
C.Q地受高压控制的季节,北京盛行偏南风
D.Q地的多雨期与北京基本一致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两条等值线数值看,越向北温度越高,说明位于南半球;此时陆地上等温线向低纬度方向凸出,说明同纬度陆地温度低于海洋温度,说明此时季节为南半球冬季,即7月份。
【小题2】P处温度符合“大于大值或小于小值”的规律,P外围等值线数值为10°C,P初温度低于该“小值”,即低于10°C,可能海拔较高。该处纬度高,不可能有热带雨林分布。
【小题3】Q地位于33°S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该地和北京分别位于南、北半球,气温高的月份不同;每年1月份,气压带风带南移,Q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此时北京盛行西北风,两地均进入少于季节;每年7月份,Q地受西风带控制,而北京受东南季风控制,两地均进入多雨期。
考点:等值线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风电占丹麦总发电量的20%,萨姆斯小岛是丹麦的新能源样板区,岛上能源自给自足。几乎实现“碳的零排放”。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丹麦风能资源丰富,主要因为该地区( )
A.飓风频繁登陆
B.极地东风强盛
C.季风环流旺盛
D.盛行西风强盛
【小题2】与萨姆斯小岛新能源样板区相比,我国西北地区发展新能源的劣势是( )
A.风力资源匮乏
B.土地资源短缺
C.劳动力资源短缺
D.科技水平较低
【小题3】影响丹麦农业区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光热
B.水源
C.洋流
D.土壤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图中丹麦纬度位置可知,丹麦位于西风带,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风力大,风能资源丰富。
【小题2】丹麦位于西欧,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有利于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我国西北地区,地处内陆经济发展慢,科技落后,不利用新能源开发与发展。
【小题3】丹麦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终年温和多雨,晴天少,光照不足;同时纬度较高,热量资源不足。
考点:该题考查风能和太阳能及农业发展区位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