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6-28 15:39:5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月份分配图,据此回到以下问题。

【小题1】下列气候类型的排序与图序吻合的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C.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小题2】以上气候因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四地气温和降水特征可知,甲图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少雨,为地中海气候;乙图终年温和湿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丙图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丁图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小题2】地中海气候分布于南北纬30°到40°之间大陆西岸,冬夏季分别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而形成。
考点:气候特征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某地区等温线示意图,判断该地区所在半球及当地季节为(   )

A.北半球 夏季
B.北半球 冬季
C.南半球 冬季
D.南半球 夏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中等温线,越往北气温越高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P地位于地中海,海洋气温高于同纬度陆地气温,说明该地为冬季,故B对。
考点:该题考查等温线。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中纬度某山地等高线、等温线、雪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①、②、③、④四地中,气温高低的关系是(    )
A.①=④>③>②
B.④>①=③>②
C.④>①>③>②
D.①=④>③=②
【小题2】③、④两地位于(  )
A.阳坡和迎风坡
B.阴坡和背风坡
C.阴坡和迎风坡
D.阳坡和背风坡
【小题3】图中等温线可能出现在(  )
A.1月
B.3月
C.9月
D.7月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图中等温线分析,①与③位于同一等温线上,气温相等。结合等高线,②地海拔高,气温较低。④地海拔比③低,所以气温比③高。所以气温高低关系是④>①=③>②,B对。
【小题2】图中③、④两地所在山坡雪线低,说明是迎风坡,结合指向标分析,温度比同一海拔高度的北坡高,说明南坡是阳坡,A对。
【小题3】图中等温线在4800米海拔气温大于3°C,说明山麓平原地带气温可能达到31.8°C,应是夏季的等温线,D对。
考点:等值线图,影响气温的因素,阳坡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下图为中美洲部分区域图

(1)图示地区板块界线的类型是          ,试分析该地区多火山的原因。(6分)
(2)描述该区域的地形特点。(6分)
材料二:下表为图中A、B两地的降水资料

(3)比较A、B两地降水特点的异同,并分析造成A、B降水量差异的原因。(10分)


参考答案:
(1)消亡边界(2分)原因:南极洲板块俯冲到美洲板块之下,导致这里多火山(4分,答出板块名称才能得分)
(2)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山脉沿西部海岸延伸;平原狭窄,分布在东北部及沿海;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东高西低,南高北低也可)。(6分,答对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6分)
(3)A、B两地降水的相同点:降水丰富(2分),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半年降水量多于冬半年)(2分)。不同点:A地降水量比B地少(2分)   原因:A处于平原地区,对水平气流的抬升作用不明显(2分),而B地处于山地丘陵地区,多地形雨,所以B地的降水量丰富(2分)。


本题解析:
(1)从等深线的分布变化可看出,在大陆架(水深200米)附近,出现2000米,3000米等深线的分布,从海底地形分布判读,应该为海沟。海沟属于板块的消亡边界。大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美洲板块)之下,岩石破碎,裂隙发育,多火山分布。
(2)描述区域的地形特点主要从地形类型、分布、地势等方面进行。结合该题图所给的等高线信息可得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山脉沿西部海岸延伸;平原狭窄,分布在东北部及沿海;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3)从降水总量和降水的季节分布变化方面进行比较。两地降水总量都较为丰富,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都是夏季(夏半年)降水多;但A地降水较B地少。其原因可从两地纬度位置判断其位于东北信风带的影响控制范围之内,而A地位于平原,地形对湿润气流的抬升作用不明显,所以降水较少,B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考点:板块构造;地形;气候。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0分)我国东南一滨海城市的高中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海陆风的现象及影响”小课题研究。甲图是学生绘制的该滨海城市的海陆气温日变化图;乙图是学生绘制的该地区海陆之间气流的运动状况图;丙图是该城市海陆风的天数统计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助他们完成这项研究。

“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研究报告
(1)海陆风是沿海地区在一天之中,由于     的差异,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更替而转换。它也是一种      ,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之一。(2分)
(2)图甲中代表陆地的序号是   ;由图甲可推断,图乙中海风出现的时间约
     (2分)
A.18时~次日7时
B.4时~当日14时
C.16时~次日8时
D.6时~当日18时
(3)从图丙可知,一年中海陆风出现的天数,因季节而异,    (季节)最少。主
要原因是什么?(3分)
(4)简析海风对沿海城市大气环境的有利影响。(3分)


参考答案:
(1)海陆热力性质(1分) 热力环流(1分)
(2)①(1分)  D(l分)
(3)冬季(1分) 冬季风强盛从而掩盖了海陆风。(2分)
(4)海风从海上吹来,降低城市“热岛效应”,(1分) 增加空气湿度,(1分) 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1分)


本题解析:
(1)海陆风是热力环流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海陆受热差异。白天,陆地吸热速度快,受热多,气流上升,形成低压,海洋上形成高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间,陆地散热速度快,受热少,气流下降,形成高压,海洋上形成低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2)海洋比热容大于陆地,因此其温度变化比陆地小,昼夜温差小,图中①为陆地,②为海洋。白天,陆地气温高,形成低压,吹海风。
(3)从图丙可以看出,一年中冬季海陆风出现次数最少,此时我国受强胜的冬季风影响,海陆温差小,不易形成海陆风。
(4)海风来自温度较低的海洋,有助于降低城市温度,增加空气湿度,使大气污染物扩散,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考点:热力环流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