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七)

时间:2019-06-28 15:37:3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图,分析回答1-3题

小题1:图中②地区绿洲退化严重,对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下列推测成立的是
①人口增长迅速
②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
③为争取区域内粮食自给,大力开荒种粮
④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出现次生盐渍化
⑤水资源污染严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小题2:近年来,我国在山西、陕西、河北等地北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主要是为了
A.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B.防治荒漠化
C.提高森林覆盖率
D.减轻农民负担
小题3: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光,如今变为“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深刻反映
A.草场的季节变化
B.鼠害猖獗,严重破坏草场
C.过度放牧,草场资源退化
D.草场载蓄量将可继续增加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下表为湖南省南部某山区县1961~2001年有关情况的统计资料,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
1961年
2001年
耕地面积(k㎡)
400
521
森林覆盖率(%)
36.79
20.46
气温年较差(℃)
24.1
27.6
年降水量(mm)
1 369
1 087
雨季地表径流量(亿
7.1
8.2
水土流失面积(k
31
68
粮食总产量(万吨)
9.6
11.9
人口(万)
21.5
40.1
(1)40年来,该县耕地、森林覆盖率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造成当地农民不断开荒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0年来,该县降水量减少20%,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虽然降水量减少,但雨季地表径流量反而增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40年来,该地水土流失面积扩大2倍多,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当地的人地关系状况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善当地人地关系的基本策略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耕地扩大、森林减少 人口增长过快
(2)森林被大量砍伐,蒸腾作用减弱 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下渗量减少
(3)毁林开荒,农村生活能源缺乏 矛盾突出(日趋紧张)
(4)控制人口增长 大力发展林业等多种经营


本题解析:降水量减少但雨季径流反而增加,这从反面体现了植被在涵养水源方面的重要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2008年7月28日至31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监督司和监管中心共同组织召开2008年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稽察工作座谈会。会议介绍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对上半年稽察工作进行了总结。结合下图回答问题。(23分)

(l)分析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4分)
A.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人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最根本的措施是但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跨流域调水是利用_____和_____的原理解决水资源在地区上分布不均的办法,为了缓解天津和青岛两市水资源紧张的局面,我国已成功地建成了_____和_____工程。(4分)
(4)南水北调有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7分)
A.东线调水路线:长江至_____河至_____(城市)。
B.中线调水路线:长江至_____水库至_____(城市)。
C.西线调水路线:_____江和_____江至_____河。
(5)从经济角度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实施的意义。(4分)


参考答案:(1)华北地区径流量季节、年际变化大,人均径流量小工农业发展迅速,人口密度大,污染、浪费严重、缺少水资源综合利用设施
(2)南水北调?强化节水意识,在节水、治污的前提下调水
(3)水循环?水平衡?引滦人津?引黄济青
(4)京杭运?天津?丹江口?北京?金沙?雅磐?黄
(5)有效地拉动内需,开拓传统产业市场,并可为经济持续发展增加后劲,促进经济良性循环。


本题解析: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时空分布很不平衡,南多北少,要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的紧张问题,必须进行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解决京、津、冀用水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长江中游地区受洪水威胁最大的特大城市是()
A.九江、南昌
B.武汉、长沙
C.重庆、沙市
D.宜昌、南京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做本题需要注意两个关键条件:一是位于长江中游地区;二是特大城市。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7分)
材料一: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是中西亚文化交融的城市、南疆重要的交通枢纽、全疆最著名的古城。2010年,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
材料二:甲、乙两图为喀什所在区域图和地质剖面图。

材料三:“红色产业”是喀什农业生产的一大特色,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1)说出A处的地貌类型并描述述甲区域地形特征;据材料解释喀什地区地质作用的主要过程(11分)。
(2)该区域土地荒漠化问题严重,在解决荒漠化问题措施中,人们认为种植草和灌木比乔木更有效,试分析原因。(8分)
(3)简析喀什地区发展“红色产业”有利的自然条件。(8分)
(4)分析喀什经济特区的区位优势。(10分)


参考答案:(1)冲积扇(3分);以山地和盆地为主;地势自西北、西南向东倾斜(或西高东低)(4分);早期:内力作用断裂下陷,后期:外力作用流水沉积(4分)
(2))因为该地区降水量少,气候干旱,蒸发量大,风力大,不利于乔木生长;乔木的生长需水量较大,易导致该地区更加干旱(4分);?草和灌木需水量小,在干旱地区容易存活,并且草和灌木矮小,根系复杂,抗风固沙能力强。(4分)
(3)地处暖温带,热量较充足;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山麓冲积地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较充足(8分)
(4))喀什地区自然条件较好 其光热、灌溉水源较充足;旅游、矿产、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丰富;位于我国最西端,向西开放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中国西大门);南疆重要的交通枢纽,南疆铁路的贯通,是我国联系中亚、西亚的重要通道;国家政策支持(每点2分,满分10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