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5:37:36
1、单选题 读图,分析回答1-3题
小题1:图中②地区绿洲退化严重,对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下列推测成立的是
①人口增长迅速
②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
③为争取区域内粮食自给,大力开荒种粮
④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出现次生盐渍化
⑤水资源污染严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小题2:近年来,我国在山西、陕西、河北等地北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主要是为了
A.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B.防治荒漠化
C.提高森林覆盖率
D.减轻农民负担
小题3: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光,如今变为“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深刻反映
了
A.草场的季节变化
B.鼠害猖獗,严重破坏草场
C.过度放牧,草场资源退化
D.草场载蓄量将可继续增加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下表为湖南省南部某山区县1961~2001年有关情况的统计资料,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 ? | 1961年 | 2001年 |
| 耕地面积(k㎡) | 400 | 521 |
| 森林覆盖率(%) | 36.79 | 20.46 |
| 气温年较差(℃) | 24.1 | 27.6 |
| 年降水量(mm) | 1 369 | 1 087 |
雨季地表径流量(亿 ) | 7.1 | 8.2 |
水土流失面积(k ) | 31 | 68 |
| 粮食总产量(万吨) | 9.6 | 11.9 |
| 人口(万) | 21.5 | 40.1 |
参考答案:(1)耕地扩大、森林减少 人口增长过快
(2)森林被大量砍伐,蒸腾作用减弱 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下渗量减少
(3)毁林开荒,农村生活能源缺乏 矛盾突出(日趋紧张)
(4)控制人口增长 大力发展林业等多种经营
本题解析:降水量减少但雨季径流反而增加,这从反面体现了植被在涵养水源方面的重要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2008年7月28日至31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监督司和监管中心共同组织召开2008年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稽察工作座谈会。会议介绍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对上半年稽察工作进行了总结。结合下图回答问题。(23分)
(l)分析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4分)
A.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人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最根本的措施是但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跨流域调水是利用_____和_____的原理解决水资源在地区上分布不均的办法,为了缓解天津和青岛两市水资源紧张的局面,我国已成功地建成了_____和_____工程。(4分)
(4)南水北调有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7分)
A.东线调水路线:长江至_____河至_____(城市)。
B.中线调水路线:长江至_____水库至_____(城市)。
C.西线调水路线:_____江和_____江至_____河。
(5)从经济角度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实施的意义。(4分)
参考答案:(1)华北地区径流量季节、年际变化大,人均径流量小工农业发展迅速,人口密度大,污染、浪费严重、缺少水资源综合利用设施
(2)南水北调?强化节水意识,在节水、治污的前提下调水
(3)水循环?水平衡?引滦人津?引黄济青
(4)京杭运?天津?丹江口?北京?金沙?雅磐?黄
(5)有效地拉动内需,开拓传统产业市场,并可为经济持续发展增加后劲,促进经济良性循环。
本题解析: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时空分布很不平衡,南多北少,要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的紧张问题,必须进行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解决京、津、冀用水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长江中游地区受洪水威胁最大的特大城市是()
A.九江、南昌
B.武汉、长沙
C.重庆、沙市
D.宜昌、南京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做本题需要注意两个关键条件:一是位于长江中游地区;二是特大城市。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7分)
材料一: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是中西亚文化交融的城市、南疆重要的交通枢纽、全疆最著名的古城。2010年,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
材料二:甲、乙两图为喀什所在区域图和地质剖面图。
材料三:“红色产业”是喀什农业生产的一大特色,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1)说出A处的地貌类型并描述述甲区域地形特征;据材料解释喀什地区地质作用的主要过程(11分)。
(2)该区域土地荒漠化问题严重,在解决荒漠化问题措施中,人们认为种植草和灌木比乔木更有效,试分析原因。(8分)
(3)简析喀什地区发展“红色产业”有利的自然条件。(8分)
(4)分析喀什经济特区的区位优势。(10分)
参考答案:(1)冲积扇(3分);以山地和盆地为主;地势自西北、西南向东倾斜(或西高东低)(4分);早期:内力作用断裂下陷,后期:外力作用流水沉积(4分)
(2))因为该地区降水量少,气候干旱,蒸发量大,风力大,不利于乔木生长;乔木的生长需水量较大,易导致该地区更加干旱(4分);?草和灌木需水量小,在干旱地区容易存活,并且草和灌木矮小,根系复杂,抗风固沙能力强。(4分)
(3)地处暖温带,热量较充足;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山麓冲积地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较充足(8分)
(4))喀什地区自然条件较好 其光热、灌溉水源较充足;旅游、矿产、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丰富;位于我国最西端,向西开放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中国西大门);南疆重要的交通枢纽,南疆铁路的贯通,是我国联系中亚、西亚的重要通道;国家政策支持(每点2分,满分10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