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5:35:29
1、综合题 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1:据1999年10月13日《中国环境报》报道:1997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有1亿多
人,占总人中的10%,到2040年预计将达2.5亿以上,占总人口的23.79%,60岁以上的人
口数将是20岁左右人口数的2-3倍。
资料2:据有关部门统计,1984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9485万人,到1994年上升到2亿人,
2000年这一数字已增长到约3亿人。据估计这些人口中到少有四分之一以上涌入了大、中
城市。
(1)资料1反映出,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出现了__________现象,这
一问题将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是(?)
A.产业结构将从以第一、二产业为主,转变为以第三产业为主
B.青壮年劳动力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下降
C.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城市环境问题会更加突出
D.国家的社会福利负担加重,造成人均GDP的明显下降
(2)资料2中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人口始终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
②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③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大批农业劳动力被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④我国已完成了从农业经济为主向以工业经济为主的转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近20年中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
这种流动最根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回答我国大规模人口流动和迁移对迁入地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参考答案:(1)人口老龄化? B
(2)B
(3)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贫困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我国城乡和地区间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的巨大差别
(4)有利影响:弥补了流入区劳动力的不足;促进了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发展等
不利影响:加剧城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的状况;增加城市就业困难等
本题解析: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
(1)从资料1看出,我国老龄化在日趋严重,使得青壮年劳动力比重下降,将会加重社会
福利负担。
(2)资料2看出,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出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加之工业的发展,
导致城市化发展,使得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
(3)由于城乡间的经济差距,导致我国的人口流动主要是由经济落后地区流入发达地区,
由农村流入城市。
(4)人口迁移对迁入区会产生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最能代表现代欧洲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图中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为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
小题1:欧洲的人口增长模式为“低—低—低”,故选③。
小题2:在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过程中,人口出生率不断降低。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因此,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据此完成1~4题。
1.有关一个区域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B.人口数量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C.资源越丰富的地区,环境人口容量越大?D.地区越封闭,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2. 我国下列地区中,单位土地面积的环境承载力最大的是
A. 青藏高原?B. 珠江三角洲 ?C.新疆南部的沙漠地区? D.东北平原
3. 有关人口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不正确是
A. 人口规模超过环境承载能力,会导致环境污染严重
B.“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这一举措,有利于协调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C. 人类发展史就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
D. 控制人口、保护环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4.下图是“甲、乙两国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比乙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 B.甲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乙国
C. 甲国比乙国的劳动力缺乏?D. 乙国比甲国的出生率低
参考答案:1.C? 2.B? 3.A? 4.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读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重图,回答题。
小题1: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A.93%
B.23%
C.13%
D.60%
小题2: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仍增加了近1.3亿。因此,我国新世纪人口问题的主要任务是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中坐标可知: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23%。故选B。
小题2:虽然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现下降,并且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但是我国的人口基数太大,总人口的净增数量较多,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我国新世纪人口问题的主要任务是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故选B。
点评:本题结合图示考查我国的人口的年龄结构及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会判读三角形坐标,结合题意提出解决人口的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人口自然增长率决定于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高低。三者的相互关系决定了人口增长模式。据此完成小题。
小题1: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状况改善
B.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出生率明显降低
D.两次社会大分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小题2:河南省要求,2010年年末总人口要控制在1.01亿以内,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6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0.65%以内,其人口模式是( )
A.原始型
B.传统型
C.过渡型
D.现代型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
小题2:据材料可知,河南省的人口增长特点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故为现代型。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