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5:31:59
1、单选题 2008年7月31日,由环境保护部和中科院共同编制完成的《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在京发布,全国共划分了216个生态功能区。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划分区域的主要目的是
A.进一步了解区域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区域
B.引导人口有序流动
C.有计划地对区域施加影响,使其趋于一致
D.划定区域的界限,明确区域的归属
小题2:关于上述生态功能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各功能区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差异
B.各功能区都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
C.各功能区都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范围
D.各功能区都是独立的单元,相互之间没有影响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划分的相关知识。
小题1:进行生态功能区划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了解区域差异,进而因地制宜地对区域进行开发利用。
小题2:不同的生态功能区,差异较为明显,每个区域都有明确的区位特征,都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但各个区域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相互之间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我国西部地区商品性农产品基地很少,主要原因是
A.交通不发达
B.农业人口少
C.农产品质低价高
D.气候干旱、地形崎岖、耕地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该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玩具制造
B.汽车产业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
小题2:该产业部门属于
A.劳动密集型工业
B.技术密集型工业
C.原料指向型工业
D.资金密集型工业
小题3: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是
A.转移污染物
B.寻求企业发展最优区位
C.扩大企业影响力
D.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小题4: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有
①劳动力因素 ②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③市场因素 ④国家政策 ⑤环境污染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⑤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B
小题4:A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反映了由发达国家和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产业转移,故判断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转移,玩具制造业符合;汽车产业、石化产业和钢铁工业都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
小题2:见上题分析。
小题3:企业布局的最根本原因总是通过寻求企业发展的最优区位,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小题4:各项均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此题可以结合发达国家向我国转移中低产业的现象来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世界产业转移的产业部门、方向和影响因素等基本内容,调用课本相关知识内容即可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分析全国与上海市产业结构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在不同时期提出了一系列产业调整战略,目前正在为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而努力。
上海市不同时期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
| 时期 | 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 |
| “九五”期间 | 汽车制造、通信设备、成套设备、石油化工、钢铁、家电等 |
| “十五”期间 | 信息、金融、商贸、汽车、成套设备、房地产等 |
| “十一五”期间 | 金融、集成电路、汽车、会展旅游、商贸、钢铁、航空航天、软件、生物技术与医药、移动通讯、物流、创意等 |


参考答案:
(1)二?三? 10?商贸繁荣:市场需求人;交通便捷;人才众多;科学与教育发达等
(2)B
(3)B? A? D?接近消费地;不易污染市区;交通便利
(4)第一产业:世博会场地的布置将带动花卉、园艺业
第二产业:世博会场馆及配套的市政工程建设,将促进钢铁及有关建材工业
第三产业:大量国内外游客的到来,将促进会展旅游、商贸、物流业的发展
本题解析:本组题立意在于考查判断地理统计资料的能力,具体考查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作用等知识。(1)考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上海区位优势应从市场、交通、科技等方面着手。
(2)上海市“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主要是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信息产业等。
(3)考查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如金山(C)布局石油化工的有利条件要从市场、交通、环境等方面考虑。
(4)要分别阐述对三大产业的促进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河流①的流向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流经地形区②是_________________。这个地形区的地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水利枢纽③对④河下游的有利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⑤是_________________工程,简析调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参考答案:(1)西北向东南?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调节径流变化,具有防洪、灌溉?;使河流含沙量减小,减少河床淤积;减少下游凌汛危害,遏制黄河断流现象。
(3)南水北调?属我国半湿润区,且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径流量小;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用水量大;污染浪费严重(利用效率低)。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综合分析能力(黄土高原)。
(1)利用经纬网定向。结合经纬度判断②表示位于秦岭以北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由于流水侵蚀严重,故千沟万壑、地表破碎。
(2)水库蓄水后,能调节下游的河流流量,并使泥沙减少。
(3)⑤表示有丹江口水库调水北上,即南水北调的中线工程;调水到华北地区,华北缺水主要从地表径流少和用水量大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