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5:31:38
1、综合题 读我国局部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 | ![]() | ||
2、单选题 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该图是他们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A.作物品种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地形
小题2:不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A.天气严寒
B.地面辐射强
C.微风
D.大气逆辐射强
小题3:为了探究霜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小组成员在棉花试验田上铺了一层粗砂进行试验。与不铺砂的棉田相比,铺砂棉田的
A.霜冻发生机率增加
B.霜冻发生机率减少
C.棉花花期不变
D.棉花花期滞后
3、综合题 (36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2006年7、8月份,我国四川和重庆地区出现持续大旱。气象学家分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西侧高原积雪偏少,成为异常热源,导致高原地区上升气流加强。此高温现象是在大系统背景下造成的。这年夏季整体副热带高压较往年向偏西偏北移动,且持续时间也很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青藏高压的异常是关键因素。
材料二:下图为“中国沿32°N纬线地形剖面图”
材料三:下图为“成都和重庆城市地域形态图”
(1)图中①②③表示的地形区是(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图中画出气流运动的剖面示意图,并解释川渝地区干旱少雨的直接原因。(6分)
(3)该高原积雪偏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并简述该原因造成的影响。(6分)
(4)成都的城市布局形式是________,重庆的城市布局形式是________,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的不同。形成这两种城市布局的优缺点是什么?(10分)
(5)分析②地区发展航空交通的有利与不利自然条件。(8分)
4、单选题 下列省份与滨临的海的连线,正确的是
A.辽宁、河北--渤海
B.辽宁、山东--东海
C.江苏、安徽--黄海
D.浙江、广东--南海
5、单选题 ? 2007年4月26日,第二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河南郑州举行,这次会议把推动产业转移放在重要位置。据此回答1—3题。
1、一些发达国家将部分家电生产企业迁往中国、东南亚、非洲等地,主要是考虑到利用当地
[? ]
A、洁净的环境
B、先进的科技
C、便捷的交通
D、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2、下列关于产业转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国际产业转移能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B、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地理景观
C、发达国家重化工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无负面影响
D、产业转移会给转移对象国和地区提供就业机会
3、我国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其有利的影响是
[? ]
A、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B、延长产业升级时间
C、减少就业机会
D、减轻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