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9-06-28 15:30:5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洪湖湿地生物种群资料,回答问题。

洪湖湿地生物种群变化
代表生物种群
20世纪? 20世纪? 20世纪
6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水生植物
种类
35科92种? 20科68种
生物量(g·m2)
3275? 4423
水禽多样性指数
1.539?1.265? 0.755
小题1:造成湿地环境生物种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物种群数量自然减少
B.全球气候变暖
C.围垦湿地,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
D.生物迁移
小题2:湖泊、河流、沼泽等湿地的主要环境效益有(?)
A.蓄水池,有利于调节气候
B.提供多样性的水生生物
C.保持水土,提高土壤肥力
D.吸烟滞尘,净化陆地环境
小题3: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湿地资源的途径是?(?)
A.开发湿地,扩大耕地面积
B.退耕还湿,发展水产养殖和生态旅游
C.禁止开垦,保持天然湿地
D.植树造林,在湿地区域增加生物种群



2、单选题  读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洞庭湖的变化图,回答29~30题。

小题1:洞庭湖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上游砍伐植被
②全球变暖,蒸发加剧
③围湖造田
④流域内降水量不断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小题2:这种变化可能导致
A.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B.库区蒸发量加大
C.洞庭湖湿地的功能完全丧失
D.水量减少,湖水盐度增加



3、单选题  我国为了改善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回答题:
小题1:“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A.净化空气
B.美化环境
C.涵养水源
D.防风固沙
小题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4、单选题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最主要是因为湿地具有什么功能(?)
A.调节气候
B.美化环境
C.净化水中的染污物
D.保护生物多样性



5、单选题  山西省和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共同有利条件是
A.丰富的水资源
B.铁矿资源丰富
C.丰富的煤炭资源
D.雄厚的科技力量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