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6-28 15:30:3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北京时间2012年6月16日,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三名航天员送上太空。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神舟九号”发射时,地球大致位于公转轨道中的________点附近? (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与酒泉相比,更节省燃料的发射中心有? (  )。
①拜科努尔(46°N,63°E) ? ②普列谢茨克(63°N,41°E)
③肯尼迪(28°N,81°W)? ④库鲁(5°14′N,52°46′W)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神舟九号”于6月16日发射,在夏至日6月22日的前几日。
小题2: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快,卫星发射可借助的初速度越快,越节省燃料。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歌曲《祈祷》中唱道:“让地球忘记了转动啊,四季少了夏秋冬;让宇宙关了天窗,叫太阳不西沉”据此完成小题。
小题1:春夏秋冬轮回的周期是?(?)
A.365天
B.366天
C.1恒星年
D.1回归年
小题2:地球昼夜更替的周期为?(?)
A.24小时
B.23小时56分4秒
C.365日5时48分46秒
D.365日6时9分10秒
小题3:下列现象不是歌词中的“转动”引起的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昼夜更替
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D.四季更替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春夏秋冬的变化以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为周期,故其变化周期为1回归年。
小题2: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为太阳为参照,以太阳为参照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23时56分4秒是以恒星为参照的地球自转真正的周期。而C、D属于地球公转运动的周期。
小题3:材料反映的地球的转动应指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引起地方时的差异、昼夜更替和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向,故B项正确。而A、C、D项都属于地球公转引起的地理意义。
点评:本题难度低,解题的关键是能区别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二分二至图,完成小题。

小题1:兰州白昼最短的一天是在
A.①位置
B.②位置
C.③位置
D.④位置
小题2:地球公转的速度一直变快的是
A.①到②
B.②到③
C.③到④
D.④到①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的太阳直射点位置判断:①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故判断为夏至日;③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判断为冬至日,故②表示秋分日,④表示春分日,兰州白昼最短为冬至日,故选C项。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近日点(1月初)最快,远日点(7月初)最慢,故图示从①到②地球公转经过远日点,公转速度先变慢再变快;②到③地球公转逐渐接近近日点,故公转速度不断加快,B项正确;③到④地球公转经过近日点,故公转速度先变快,再变慢;④到①地球公转逐渐接近远日点,故公转速度不断变慢。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抓住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并结合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等内容分析,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相互具有联系性知识内容的归纳与总结。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新加坡《联合早报》2010年7月18发表评论认为,尽管三峡大坝迎来建成后最严峻的洪峰考验,但这也可能让备受争议的三峡大坝获得一次“正名”的机会。下图为水循环略图,读图完成各题。
1.在水循环过程中,三峡大坝影响的主要环节是2.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与之有关的主要环节是3.下列关于水循环意义的比喻及其解释,连线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E.①
F.②
G.③
H.④
I.“纽带”——地球表面物质迁移的强大动力
G.“调节器”——对全球的水分和热量进行再分配
“雕塑家”——调节地球各圈层之间的能量
“传送带”——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地表基本形态


参考答案:1. A
2. D
3. B


本题解析:1.图中①为地表径流,②为蒸发,③为水汽输送,④为降水。三峡大坝影响的主要环节是地表径流。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主要原因是降水集中。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3.本题考查水循环的意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①“纽带”——联系四大圈层、促进水体更新;②“调节器” “传送带”——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传输;③“雕塑家”——流水作用改造着地表形态。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下图为“30°N纬线圈和72.5°E经线”,其中30°N纬线上由10°W向西到155°E为夜半球,同时72.5°E经线上只有CD段处于夜半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简述你的判断理由。(5分)
(2)图中A地位于C地的________方向。此刻北京时间为________,30°N纬线圈上既位于夜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若该日一架飞机在B地日出时起飞,飞往A地降落,途中飞行员始终看到“旭日东升”的景象。则飞机的飞行时间是_______小时,飞行员始终看到太阳位于飞机的__________方向。(2分)


参考答案:(1)(20°S,72.5°E)(1分)经度的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上,(1分)此时昼半球的范围是从10°W向东到155°E,其中央经线为72.5°E经线;(1分)纬度的判断:由于72.5°E经线是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此时只有CD段为黑夜,即为极夜的范围;(1分)CD跨纬度20°,所以太阳直射在20°S。(1分)
(2)西南 15∶10? 20°W向东到10°W(或10°W向西到20°W) 155°E向东到160°E(或160°E向西到155°E)(3分)
(3)6 东南(2分)


本题解析:
此题关键是看懂图和题干中信息,并能转换成自己熟悉的光照图,就能很快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由上题可知72.5°E经线是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此时只有CD段为黑夜,即为极夜的范围,太阳直射在20°S,则C点的坐标为(70°N,72.5°E),因而图中A地位于C地西南方向,此刻72.5°E为12时,北京时间为15:10,根据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和图中昼夜分界可知0°N纬线圈上既位于夜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范围是20°W向东到lO°W或10°W向西到20°W和155°E向东到160°E或160°E向西到155°E两段。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