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5:26:23
1、单选题 20世纪60~70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造田,使这块沉睡的荒芜之地变成世界闻名的“北大仓”,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北大荒是指
[? ]
A、三江平原
B、辽河平原
C、松嫩平原
D、东北平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正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向现代制造业、高端服务业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中小企业承受着成本增加、市场环境转变乃至地方政府主动推动的巨大压力,并出现了关闭、停产、外迁现象,成为珠三角产业升级过渡期不可回避的“阵痛”。
(1)试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2)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世界出现了企业倒闭的浪潮。珠江三角洲在这次浪潮中倒闭的企业大多属于_______。
A.市场导向型工业
B.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C.动力导向型工业
D.技术导向型工业
(3)试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一些中小企业出现关闭、停产、外迁现象原因。
(4)珠江三角洲地区印刷工业的生产能力已超过美国东北部。试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造纸业时应采取的措施。
参考答案:
(1)有利:地势低平;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河网密度,灌溉水源充足;(4分)土壤肥沃。不利:多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1分)
(2)B(2分)
(3)原材料、土地、劳动力、能源的紧缺和涨价,人民币升值等导致企业成本增加、利润下降;土地资源紧张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提高,政府对一些污染重、耗能多的企业进行控制等;外需求减少。(4分)
(4)工厂实行清洁生产;禁止排污和砍树;回收废纸等(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珠三角经济发展。
第(1)题,要根据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发展: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劳动力、工农业基础等)方面,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分析。
第(2)题,倒闭的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和出口导向型工业。
第(3)题,要注意珠江三角洲由于经济发展迅速,劳动力、土地等价格的上涨,某些中小企业失去了成本优势,再加上受产业转型、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开始出现关闭、停产、外迁现象。
第(4)题,造纸业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要加强对污染的治理力度,实行清洁生产。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新华网长沙(2007年)7月9日电:6月下旬以来,栖息在洞庭湖区400多万亩湖洲中的约20亿只东方田鼠,随着水位上涨部分外迁。它们四处打洞,啃食庄稼,严重威胁湖南省沅江市、大通湖区等22个县市区沿湖防洪大堤和近800万亩稻田。完成下列各题。1.由于人类活动造成洞庭湖的面积缩小,其后果是2.洞庭湖区的鼠害暴发,与蛇和猫头鹰等老鼠天敌被人类滥捕殆尽有关。人类对蛇和猫头鹰等老鼠天敌的滥捕,违反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水体富营养化
B.湖区气温日变化减小
C.调蓄洪水的能力减小
D.湖区水循环速度减慢
E.持续性原则
F.全球性原则
G.共同性原则
H.公平性原则
I.亚洲东部喜湿鼠类包括小家鼠、黄鼠等
G.亚洲东部喜湿鼠类危害区包括华东和华南的全部,东北、华北和西南区的大部
亚洲中部耐旱鼠类危害区的农业开发历史悠久,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
我国鼠害发生面积广、种类多、危害大,主要危害林业
参考答案:1. C
2. D
3.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的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泥沙淤积及围湖造田、湖泊萎缩、调蓄能力下降。湖泊的最主要功能为调蓄洪水。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持续性原则、阶段性原则。其^91考试网平性原则包含“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 人类对蛇和猫头鹰等老鼠天敌的滥捕,违背了“代内公平”。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3.本题考查我国鼠害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我国主要的农业区为湿润地区,西北干旱地区不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根据题目叙述,鼠害危害水稻田,我国华东和华南的全部,东北、华北和西南区的大部水分充足。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开发区域优势资源,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左图是我困北方苹果优势产区分布图;右图是A地某村优质苹果和夜间等压面分布示意图。
(1)A地区冬季降雪频繁,素有“雪窝子”之称。试从地理位置和地形方面分析A地区冬季多雪的原因。在右图中画出夜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并据此解释A地某村优质苹果多种在半山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两省都是我国苹果生产大省,由于自然条件差异,B 地苹果在外表色泽上呈全红,而A地苹果呈片红外表,但A地苹果较高的含水量,赋予了其口感上的清脆感。比较A、B两地苹果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0年12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发改委已正式批复设立“C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我国设立的第9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首个全省域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请分析C 省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鱼鳞坑是陡坡地植树造林的一种工程措施。下图是鱼鳞坑剖面示意图(左)和平面排列示意图(右)。读图分析在黄土高原地区建设鱼鳞坑的生态效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黄土高原的形成有风化残积说(岩石风化形成)、水积说(流水搬运堆积形成)、风成说(风力搬运堆积形成)。右图是我国黄土分布区按黄土颗粒大小的分布示意图。你赞成哪个学说?据图说明你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冬季盛行偏北风,冷气团经过渤海和黄海时获得一定的水汽;A地处在低山丘陵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形成较多的降雪。(作图只要画对山谷和一侧谷坡的气流移动方向即可)冬春季节,夜间受山风影响,冷空气沿山坡下沉,谷地底部冷空气集聚而气温低,半山坡温度稍高,果树不易受到冻害,开花早。
(2)A地位于沿海丘陵,B地位于内陆高原;A地夏季降水比 B地多,光照比B地弱,昼夜温差比B地小;A地土层比B地薄。
(3)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水源短缺;交通运力不足;生产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
(4)利用鱼鳞坑拦截坡面径流,提高植树的成活率,增加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5)示例一:风成说,黄土颗粒物从西北向东南由粗变细;山地黄土土层薄或缺失。示例二:水积说,黄土颗粒物从西北向东南由粗变细。示例三:风化残积说,岩石经过长期风化,不断破碎形成砂和黄土物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生态农业园区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地应位于我国
A.青藏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南地区
D.华北地区
小题2:该地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对当地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
①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减轻环境污染?②减轻土地盐渍化现象
③增加就业机会?④增加农民收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农业生产类型来看,该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冬季有蘑菇房、蔬菜大棚生产可以看出该地应位于我国华北地区,故答案选D。
小题2:该地生态农业园区建设使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产生的废物得以利用,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可以减轻环境污染,发展了种植业、畜牧业、和反季节蔬菜生产,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但对土地盐渍化影响不大,故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