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5:26:02
1、单选题 下图中的a、b、c表示经度120°大陆上某地在二分二至日时的正午太阳高度状况,据此完成(1)-- (2)题。 
小题1:该地可能位于(?)
A.澳大利亚
B.新西兰
C.中国
D.美国
小题2:当阳光以a所示角度射入该地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漠河地区出现白夜
B.北京昼长小于青岛
C.密西西比河水位逐渐上涨
D.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在收割早稻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该组题目以二分二至时刻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图为情景,考查地理区域定位、区域地理特征等内容。该组题目的解题关键是读图确定图示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建议学生在解题时,可以采用辅助线读图的方法。如下图,图中新添加的垂直线,表示太阳直射阳光与直射点的位置;剖面线的方向,应是南北方向。经过这种变化之后,就更有利于区分和确定二分二至时的太阳高度的数值。 
如果,读图上还是感觉有一些困难,无法确定假定该地大致的地理位置,则下面的变式图就更有利于进行该地的空间定位了。
经读图分析之后,可以确定图示地方不可能位于1点,这就为下一步的解题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在确定了图示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之后,其他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了。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B与C的值及20°N处的等值线向西弯曲的原因(?)
A.50、100;大陆东岸有寒流经过
B.50、100;大洋西岸有暖流经过
C.50、200;大陆东岸有寒流经过
D.50、200;大洋西岸有暖流经过
小题2:该图为甲地和上图中A地某日太阳高度变
化示意图,则甲地的地理坐标可能为(?)
A.(0°,135°W)
B.(20°N,135°W)
C.(0°,45°E)
D.(20°N,45°E)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的差值为50,有等值线变化规律可知,B为50,C为闭合等值线,其两侧等值线都为150,故C只能是150或200,这样排除A、B。20°N处的等值线向西弯曲的原因是大洋西岸有暖流经过。故选D。
小题2:读图可知:
(1)甲地的昼长为12小时,故甲地在赤道上,对应的纬度为0°。
(2)甲地的正午时刻(即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刻)比A地早7个小时——每相差一个小时经度相差15°,A地为120°E,则甲地在A地以东7X15=105°,即45°W。故选A。
点评:本题组难度较大,等值线的判读、甲地昼长的判断及甲地的正午时刻出现的时间成为解题的突破口。考查对地理规律与原理多种形式的量化表述能力。以所给图片为素材,要求考生进行数据获取、以“数”说“理”,并进一步解释地理现象的形成及对应点的地理位置。本题虽有难度,但区分度良好。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风的形成示意图,判断图中箭头a表示含义(?)
A.北半球风向
B.南半球风向
C.地转偏向力
D.摩擦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图示中各箭头的相互关系,可以确定,垂直等压线的为水平气压梯度力,与a垂直的为地砖偏向力,与a方向相反的为摩擦力,所以A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下图是北半球某日某经线日出时间随纬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试题。
小题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A.0°,90°W
B.23.5°N,10°E
C.20°N,120°E
D.23.5°N,120°E
小题2:这一天60°N的昼长约为
A.7小时
B.12小时
C.15小时
D.17小时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中可看出该经线与赤道的交点日出时间为北京时间12点,而赤道上各地日出时间为地方时6时,故可推算出该地经度地方时与120°E相差6小时,经度相差90°,据东加西减可知该地经度为30°E。由于此时北京时间为12点,故直射点在120°E上,同时70°N上该经线日出时间为北京时间6时,即当地地方时0时日出,为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在20°N。
小题2:从图中可知,北纬60°N日出时间为北京时间9:30,而30°E与120°E相差6小时,故该地日出时间为地方时3:30,则日落时间为20:30,昼长为17小时。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如图,A、B为赤道上的两点,且A位于B的西侧,A、C为某条经线上的两点,BC为晨线的一部分,C点位于北半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BC为晨线长度的1/2,且A、C之间的距离由最近变为最远的期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B.加尔各答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C. 广州昼短夜长
D. 澳大利亚西北部处于少雨期
小题2:若BC为晨线长度的1/4,则A、B地方时相差
A.3小时?B.大于3小时?C.小于3小时?D.上述答案都有可能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若BC为晨线长度的1/2,且A、C之间的距离由最近变为最远的期间,则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向赤道。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加尔各答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广州昼长夜短;澳大利亚西北部吹东南风,为少雨期。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若BC为晨线长度的1/4,纬度越低纬线越长,所以BC之间的地方时差小于3小时,所以A、B地方时相差小于3小时。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