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5:26:02
1、单选题 该图是我国中纬度地区某中学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在夏至日这一天,对旗杆影子的观测示意图,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旗杆某个时刻的日影长度,其中乙、丙为此日的最长影子,甲与乙的夹角和甲与丙的夹角相等。据此回答23-25题
小题1:甲处影子所指示的方向是?
A.正南
B.正北
C.正东
D.正西
小题2:旗杆的影子为甲时,北京时间为12时40分,此地的经度为
A.120°E
B.0°
C.110°E
D.130°E
小题3:若该地昼长为14时40分,乙影子出现的时间(地方时)为
A.4:40
B.19:20
C.18
D.6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甲处影子长度最短,为正午时分的影子,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正午影子朝向北方。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影子为甲时,该地地方时为12:00,北京时间为12:40,该地经度位于120°E西方10°,所以经度为110°E。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3:乙影子出现在东南方向,说明太阳位于西北方向,为日落时分。该地昼长为14时40分,日落的地方时为12+(14:40÷2)=19:20。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某海船于2011年11月30?日18时由西向东越过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后,时间应调整为
A.11月29日18时
B.11月30 日18时
C.11月30日17时
D.12月1日18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时间计算。向东跨过日界线,由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日期减一天。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
①昼夜的更替?②四季的更替?③运动物体偏向 ?④地方时差异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小题2:图中P地 ( )?
A.位于晨线上
B.位于昏线上
C.当地时间6时日出
D.当地时间8时日出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随着地球仪的转动,受电灯照亮的一半和暗的一半不断交替,会演示昼夜更替;同时,不同经线因光照时间不同,不同经线的地方规定不同的地方时,出现了地方时的差异。故选C。
小题2:P地位于由夜变昼的晨昏线上,属于晨线;因昼长夜短,所以6时以前日出。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位于太平洋上的远望五号测量船(约150°E)对其进行同步监测。据此,完成下题。
卫星发射时,远望五号测量船所在地的地方时为
A.18时59分57秒
B.未到18时59分57秒
C.已过18时59分57秒
D.次日18时59分57秒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根据时间计算的原则,经度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东边的比西边的早,所以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 东边的就要加上时间差值,在已知地点西边的就要减去时间差值。已知北京时间,即120°E的时间是10月1日18时59分57秒, 150°E与120°E经度相差30°,且150°E在东边,所以要在已知点的时间基础上加上2小时,即时刻为10月1日20时59分57秒,所以C对。A、B、D错。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我国甲地中学生与南半球乙地中学生在同一天观测太阳高度的变化,并将观测结果绘成下图,甲地学生发现此日测得的最高太阳高度比前一天小。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这一天是?月?日前后,判断理由是?、?。
(2)此日当乙地太阳高度最高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大约是 ?、?。
(3)此日,当乙地太阳高度最高时,地球上新、旧两个日期的范围比值为?。
(4)近年来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在我国方兴未艾,若在甲地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使热水器,为使热水器的效率达到最高,则热水器在一年中集热板与地面间夹角的调节范围是从 ?到?最佳。
参考答案:(1)9月23日(2分)?这一天甲乙两地昼夜等长?
这天甲地太阳高度最高值比前一天小?(2分)?
(2)0? 70?W(2分)
(3)0°? 44°26′(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