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5:23:58
1、综合题 (6分)阅读下列材料,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山西汾河流域图(左图)和A市的气候资料图(右图)。?
材料二:杏花村(左图中的B村)地形平坦,相传于公元五世纪就开始酿酒,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杏花村酿酒用晋中地区、吕梁地区的无污染优质高粱、大麦、豌豆做原料,加上杏花村取之不竭的优质水源,给杏花村酒以无穷的活力。马跑神泉和古井泉水都流传有美丽的民间传说,被人们称为“神泉”。
(1)山西省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什么?(1分)
(2)淡水和交通运输是限制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两大因素,下列自然条件中,成为山西煤炭外运交通发展两大障碍的是_____________。(1分)
①黄河 ②汾河 ③秦岭 ④太行山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分析杏花村发展酒业有利的区位因素。(4分)
参考答案:
(1)水土流失(1分)
(2)D(1分)
(3)靠近优质高粱、大麦、豌豆产地,酿酒的原料丰富;优质的泉水,提高酒的品质;酿酒历史悠久,杏花村的知名度高;优质酒的国内市场需求量大;位于河谷地区,靠近铁路与高速公路,交通便利;政策支持。(任答4点给4分)
本题解析:
(1)山西省位于黄土高原地区,黄土土质疏松,该地夏季多暴雨,植被覆盖率低,所以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2)读左图,山西省西有黄河阻隔,东有太行山阻挡,对外联系不便,所以两大障碍是黄河和太行山,D对。汾河在山西省境内,水量较小,影响小。秦岭是东西向山脉,不影响山西对外发展。A、B、C错。
(3)根据材料二,杏花村靠近优质高粱、大麦、豌豆产地,酿酒的原料丰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质的泉水,提高酒的品质。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酿酒历史悠久,杏花村的知名度高。优质酒的国内市场需求量大。位于河谷地区,靠近铁路与高速公路,交通便利。有国家政策支持。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热带雨林与水循环示意简图,回答问题。
小题1:甲、乙、丙的含义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表示雨林的蒸发和蒸腾作用
B.乙表示水汽输送
C.丙表示大气降水
D.甲与丙所表示的含义完全相同
小题2:图中表明(? )
A.热带雨林大约50%的降水量由自身产生
B.热带雨林为全球的水循环提供了50%的水量
A.?热带雨林所涵养的水量占全球的绝大部分
D.热带雨林的绝大部分降水通过地表径流回到了海洋,少部分以蒸腾形式回到大气中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热带雨林对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其空气中的水汽有近一半来自自身的蒸发和蒸腾作用。结合图示甲表示雨林自身的蒸发和蒸腾;丙表示海洋水汽的增发;乙表示大气降水。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和图示,热带雨林大约一半的降水量是由自身产生的。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读图,能从图示获取有效信息,结合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益即可简单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参考答案:(1)长江流域:流域面积广,降水量大,流域内山地丘陵广布,地势起伏大;植被破坏。
? 黄河流域:流域面积较大,降水集中,多暴雨;土质疏松;植被破坏。
(2)缓坡修筑梯田、打坝淤地、修建小水库、植树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矿区土地复垦等。(写出其中4项即可)
(3)减少中下游地区泥沙含量或淤积,减轻洪涝灾害,保障通航。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木家具广受人们的喜爱。目前,我国红木原材主要依赖进口,越南是红木原材的主要出口国,近年来,越南规定红木原材需经初加工方可出口。凭祥(位置见图)是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之一,今年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开始在凭祥集聚。
(1)说明越南限制红木原材出口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析凭祥成为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的区位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说明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在凭祥集聚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1)提高原材的附加值,增加收入;扩大就业;保护红木?〔?森林)资源;
?(2)?(地处边境)接近原料(红木)产地;(我国)市场需求旺盛;(高速公路和铁路经过)交通便捷;(作为边境地区的较大城市)基础设施较完善。
(3)接近家具厂(客户),节省运输费用;利于企业间人员与信息的交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共享基础设施,节约生产成本。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该表为我国南方山区某县1961—2005年有关情况统计资料。据此回答问题。
| ? | 1961年 | 2005年 |
| 耕地面积(km?) | 400 | 521 |
| 森林面积(%) | 36.79 | 20.46 |
| 气温年较差(℃) | 24.1 | 27.6 |
| 年降水量(mm) | 1369 | 1087 |
| 雨季地表径流量(亿m?) | 7.1 | 8.2 |
| 水土流失面积(km?) | 61 | 108 |
| 粮食总产量(万吨) | 9.6 | 11.9 |
| 人口(万人) | 41.5 | 60.1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之间根据表格数据,把耕地总面积、森林总面积、粮食总量和水土流失面积依次除以人口总量即可。
小题2:结合表格属于反映该地区由于过度开垦导致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加重,生态环境恶化,故导致了粮食的单产下降,而其根本原因是人口数量增加,故A项正确。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抓住表格数据的基本信息,判断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