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5:20:46
1、单选题 下列节日中,我们学校所在地昼夜长短差异最大的是( )
A.三月八日妇女节
B.五月一日国际劳动节
C.七月一日党的生日
D.九月十日教师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昼夜长短差异最大的日期,只有冬至或夏至日两个日期,选项中离二者中某个日期最近的日期,也就是昼夜差异最大的日期,夏至是6月22日,冬至是12月22日,所以不难判断,七月一日是选项中离夏至最近的日期,这一天昼夜长短差异最大,C对。A、B、D错。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12分)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为北半球 (节气)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2)A地地处五带中的 带,此时澳大利亚的季节是 季。
(3)此时A点太阳高度是 。这一天中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4)此时C地的地方时为 点,这一天A地昼长为 小时。
(5)此时北京时间为 点,西七区区时为 点。
(6)该日有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是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纬度范围是 。
参考答案:
(1)冬至 23°26′S
(2)北温 夏
(3)0° 90°
(4)20 4
(5)20 5
(6)66°34′N—90°N 0°—90°N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地球光照图,图中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所以是冬至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纬度是23 26´S。
(2)读图可以判断出A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属于北温带。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南半球是夏季,澳大利亚是夏季。
(3)A点位于晨昏线上,所以此时的太阳高度是0 。B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有阳光直射现象,所以正午太阳高度是90°。
(4)根据图中经线分布可知,每两条经线之间差30°,图中C点左边的经线是昏线与赤道交点,为18点,则C点的地方时为20点。图中A位于昏线上,与赤道与昏线交点所在的经线差60°,故A点14点日落,则该地昼长为(14-12)*2=4小时。
(5)由图可知图中0°经线为12点,则北京时间为20点。此时0时区为12点,0时区比西七区早7个小时,故西七区的区时为5点。
(6)根据图中可知,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夜现象,此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赤道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右图为北京时间上午7点时的光照图,弧ABC为晨昏线与
纬线相切,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此时太阳直射在( )
A.20ºN,165ºW
B.23.5ºN,75ºE
C.20ºS, 165ºW
D.23.5ºS, 75ºW
【小题2】此时( )
A.温州的昼长逐渐增加
B.地球公转线速度将逐渐加快
C.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将逐渐变大
D.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根据资料和图的信息,假设图中的极点为南极,那么其中的经线分别是165°W和75°W,因为北京早上7点的光照,可以计算出距离北京的75°W应该是(75°在西五区)区时是7-13=前一天的18时,因为地球顺时针旋转,晨昏线与70°S相切,说明在南极附近是极夜现象,北极附近是极昼,由此运用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因为70°S的太阳高度是0,可以知道此时太阳直射在距离70°S的20°N上,有图可知正午时刻在165°W,所以选择A。
【小题2】因为材料里没有说明此日为一年中何时,只是一天的光照图,所以无法判定太阳直射点是向那个方向移动,那也无法判断公转速度的变化,也无法判断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还有正午太阳高度的未来的变化,但是太阳这一天直射北半球,说明北半球处于一年中夏半年,由此可以判断北印度洋的洋流是顺时针流动。故选择D项。
考点:区时的计算,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当太阳出现特大耀斑爆发时
[? ]
A、爆发后两三天内,短波通讯受到强烈干扰
B、爆发几分钟后某地降水量增多
C、使到达地球的可见光增强,紫外线有所减弱
D、对人造卫星的工作没有影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一年中,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升旗最早的时间大约在下列地球公转示意图中的哪个位置(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升旗时间要与日出同步,升旗最早时,也就是日出最早时,一年中夏至日是北半球昼最长时,也就是日出最早时。公转图中,B点的地轴北极靠近太阳,北极出现极昼现象,即B点时是夏至日,所以B对。A、C、D错。
考点:地球公转特征,日出与昼长时间。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