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06-28 15:20:2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邢台(37?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下图):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12月22日正午,为使热水器受热最多,需调节活动支架,使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为2.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尽可能使一年内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板保持垂直,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为3.一年中,活动支架最短的日期是
A.23°26ˊ
B.29°34ˊ
C.60°26ˊ
D.66°34ˊ
E.23°26ˊ
F.30°
G.46°52ˊ
H.60°
I.春分日
G.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参考答案:1. C
2. C
3.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12月22日是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3°26ˊS),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计算出邢台正午太阳高度是29°34ˊ。读图可以分析出,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与(集热板和地面)夹角互余,所以夹角为60°26ˊ,C对。A 、B、D错。
2.冬至日,邢台正午太阳高度是最小29°34ˊ,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76°26ˊ,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是46°52ˊ。(集热板与地面)夹角与正午太阳高度互余,所以夹角的变化幅度也是46°52ˊ,C对。A、B、D错。
3.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地面与集热板的夹角最小,所以活动支架的高度最短,B对。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最大,活动支架最长,D错。春分、秋分长度居中,A、C错。
考点: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读图回答问题: (10分)

(1)表示全球昼夜平分的是图________; (2)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图___▲__
(3)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的是图____; (4)北极点太阳高度最大的是图____;
(5)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经度相同的是图____。


参考答案:(1)A?(2)C、D?(3)B?(4)C、D?(5)无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该图中的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为四个日期的日出时间纬度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若图示为北半球日出时间纬度分布,则与4月8日最接近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据图,一年内杭州(约120OE,30ON)的昼长变化幅度约为
A.1小时
B.2小时
C.4小时
D.5小时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据图分析,①日期,北纬66.5°出现极昼,故判断为6月22日;同时④日期各地日出时间均为6时,该日期为3月21日或9月23日;4月8日介于3月21日与6月22日之间,且更接近于3月21日,故图中③更符合4月8日的变化曲线。
小题2:杭州位于30°N,图示夏至日日出大约5点,即昼长约14小时,故冬至日的昼长约10小时,故昼长变化幅度约4小时。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日出时间与昼长的关系判断节气,并利用二分二至日的日出时间计算昼长。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我国某校地理活动小组做了测定该校所在地经度的实验:除秋分日的某一晴天,在平坦的地面垂直竖立一标杆。以标杆所插点为圆心画一半圆,半径要保持略短于杆影长。上午9时,当标杆的影端落在圆周上时,标记为A点。下午3时,当标杆的影端又落在圆周上时,标记为B点。将A、B两点连成直线,取其中点C,将中点与圆心连成直线OC。秋分日这一天,记录当标杆的影子与直线OC重合的时刻,此时刻北京时间为11时40分。
1.如果在图中标出东、南、西、北4个方向,右方应标2.当地的经度为3.如果你是一次海难的幸存者,独自一人在一个没有马达的小船上,离你最近的陆地有好几天路程。下列事物中只能选择一样帮助你生存下去。你选择
A.东
B.南
C.西
D.北
E.115°E
F.120°E
G.125°E
H.130°E
I.两升水
G.地图
两升汽油
指南针


参考答案:1. A
2. C
3.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
1.根据秋分日昼夜平分,日出正东方向,日落正西方向,图示右侧应表示日落时的日影方向,根据日落正西判断为日落时的日影方向为正东。
2.秋分日这一天,记录当标杆的影子与直线OC重合的时刻(此时当地时间应为正午12时),此时刻北京时间为11时40分;根据当地时间较北京时间早20分钟,计算当地经度为125°E;选C项。
3.因为茫茫大海中,只有让别人看到你,你才可能获救。小船和人都太渺小,浮在水面上的一大片汽油却会散开并反光,从数英里外的高空,甚至从卫星上都可以被看到。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我国海军舰艇编队经过10昼夜的航行,于当地时间2009年1月6日凌晨抵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读图4“中国海军远征示意图”,完成14~15题。

小题1:某随军记者每天拍摄海上日出,照片上显示的时间
A.越来越早
B.先越来越早,然后越来越晚
C.越来越晚
D.先越来越晚,然后越来越早
小题2:舰艇编队航行至马六甲海峡时赶上阵雨,该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受夏季风影响
B.冷暖气流相遇,形成锋面
C.受赤道低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
D.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护航编队先往南航线,白昼时间越来越长,则日出时间越来越早,后向西航线,白昼时间基本不变,但是日出的北京时间变迟,所以越来越晚。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马六甲海峡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形成对流雨。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