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5:17:38
1、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山西省是我国的产煤大省,为了建成全国性的能源基地,山西省做出了多条努力措施,为了减少污染,扩大经济效益,凭借自身优势,构筑多条产业链,加强煤炭的加工和转化。
(1)山西省结合全区?、?等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开发,构建了三条产业链,其中输出化工产品的产业链是?。(3分)
(2)山西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区位优势是什么?(2分)
(3)山西省电力投资比重接近了煤炭投资,有何优点?(2分)
(4)山西省一直是我国的煤炭大省,却没能成为经济强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1)铝土矿、铁矿(2分)?煤一焦一化?(1分)
(2)铝土矿丰富?能源丰富(2分)
(3)改善能源工业结构;减轻煤炭外运压力(2分)
(4)工业结构长期以单一原煤生产和输出为主,价格低,经济效益差(2分)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山西的三条产业链的形成条件。(2)有色金属的发展条件一是原料,二是能源。(3)本题考查煤炭转换电的优点。(4)本题考查山西经济水平低的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我国甲、乙两地区(北方、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分布对比图(图4),回答问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代表北方地区,乙代表南方地区
B.甲地区水资源总量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多,蒸发少
C.乙地区人口比甲地区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D.乙地区耕地面积比重大与平原面积广阔有关
小题2:有关甲、乙两地区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
A.甲地区以旱地为主
B.乙地区的石油、煤炭资源均不如甲地区丰富
C.甲地区能源供应充足,可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
D.乙地区需进行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来缓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缺水状况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水资源是南多北少,所以甲是南方地区,乙是北方地区。所以北方耕地面积大是与地形有关,北方大面积的平原。正确的 是D项。
小题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是南方地区,乙是北方地区。所以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水资源地区,采取南水北调来解决北方缺水的问题。选择D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我国南方的腌制品多偏向肉类,北方的腌制品多偏向蔬菜。造成腌制品“北素南肉”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南北物产差异
B.饮食习惯不同
C.气候差异
D.食用盐的种类不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我国南方的水热条件好,冬季气温较高,也能种植蔬菜,而北方冬季寒冷,所以北方的腌制品多偏向蔬菜,因而造成腌制品“北素南肉”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差异,南北物产差异和饮食习惯不同也是由于南北气候差异造成的。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关于区域主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区域都具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C.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相关的地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东北区自然地理环境概况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7分,每空1分)
(1)写出山脉的名称:A、_______,B、________,C、______。
(2)写出平原的名称:甲、_____,乙、_? __,丙、_______。
(3)写出河流的名称:? E、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长白山(2)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3)松花江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的地理位置判断,A位于内蒙古高原东部,为大兴安岭;B位于东北平原北部为小兴安岭;C位于东北平原东部,为长白山。(2)根据图示的地理位置判断,甲位于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为三江平原;乙位于松花江和嫩江交汇,为松嫩平原;丙位于辽河流域,为辽河平原。(3)图示E流经东北平原中部,为松花江。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区域地理事物的主要分布,可结合地图册。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