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5:17:16
1、综合题 (12分)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地区土地利用图。
材料二:该地区年降水量200-400毫米左右不等。谷地夜雨多于日雨,夜雨占降水总量的80%以上。
(1)说出当地土地利用构成特点。(4分)
(2)分析(1)特点的形成原因。(4分)
(3)请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该河谷为什么夜雨较日雨多。(4分)
参考答案:(12分)
(1)牧草地为主,其次为难利用的土地(2分),耕地和城市用地比重极小(2分)。
(2)该地区海拔高,平均在4000米以上(1分)。年降水量200-400毫米左右,适宜牧草生长(1分)。干支流深切地表,地势起伏大,河谷狭窄,适宜耕作的土地少(1分)。(夏季平均气温较海平面低20℃以上),生长期短,不宜耕作,(耕地城市少)(1分)。
(3)白天,山坡升温快,(谷地升温慢),山坡上升的空气在河谷上空冷却、下沉,下沉气流不易产生降水(2分)。夜晚,山坡降温快,(谷地降温慢),山坡上空冷却了的空气不断沿坡下沉,抬升了河谷中的暖湿空气,极易形成云雨(2分)。
本题解析:
(1)由图可以看出:当地牧草地分布最多;其次是中北部有大量的未利用地,冰川、耕地和城市用地都很少。
(2)由图示等高线数值看: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平均在4000米以上,海拔高形成高寒气候,利于高寒草原草甸的生长,作物生长期短,不宜耕作,不利于耕作业发展。当地年降水量200-400毫米左右,降水少,适宜牧草生长。河流沿岸地区海拔较低,说明干支流深切地表,地势起伏大,图示河谷地带面积狭窄,说明适宜耕作的土地少,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河地带,城市少。
(3)白天,山坡升温快,谷地升温慢,相比山坡温度低,山坡上升的空气在河谷上空冷却、下沉,下沉气流不易产生降水。夜晚,山坡降温快,谷地降温慢,相比山坡温度高,山坡上空冷却了的空气不断沿坡下沉,抬升了河谷中的暖湿空气,上升气流极易形成云雨。
考点: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及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某火山持续喷发了8个月之久,这8个月的大多数时间火山灰飘扬方向大致如图所示(图中灰白色部分表示火山灰)。根据火山灰飘扬方向判断,该火山可能位于
A.台湾
B.意大利
C.智利南部
D.美国西海岸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火山灰飘向东南方向,说明此地盛行西北风。选项C智利南部处于西风带,盛行西北风。
考点:气压带风带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各类循环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若该环流表示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
气压a地 (高于、低于)b地
气温a地 (高于、低于)b地
2)、若该环流发生在城市地区,则 是市区, 是郊区。
若该环流发生在白天沿海地区,则 是陆地, 是海洋:;
若该环流发生在夜晚山谷地区,则 是山地, 是谷地。
3)、若此图为冬季海陆间热力环流图,则( )
A.a为海洋
B.b为陆地
C.③为陆风
D.③为海风
4)、若该图表示热力环流,则a、b、c、d对应的等压面分布(示意)不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每空1分,共10分
1)、高于 低于
2)、b a ,b a , a b .
3)、C
4)、D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其气压分布规律。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b处为上升气流,气温比a处高,b处气压比a处低。
2)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的实际应用。若该环流发生在城市地区,则b是市区,a是郊区。
若该环流发生在白天沿海地区,则b是陆地,a是海洋:;
若该环流发生在夜晚山谷地区,则a是山地,b是谷地。
表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形成过程
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升降运动→水平气压差异(直接原因)→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常见的热力环流
海陆风
白天陆地增温快,气压低,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为海风;夜晚相反
山谷风
白天山坡增温快,气压低,风由山谷吹向山上,为谷风;夜晚相反
城市风
城市人口、工业集中,人为释放的热量多,形成热岛效应,气流上升气压低,近地面气流由郊区吹向市区,高空相反
若此图为冬季海陆间热力环流图,则近地面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此时海洋上是低压,b为海洋,a为陆地,③为陆风。
2)若该图表示热力环流,则b处为上升气流,气温比a处高,b处气压比a处低。
则a处等压面上凸、b处等压面下凹。高空与近地面气压中心相反。等压面如下图所示: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地理图像的判读能力。
点评:本题借助一幅图,考查了热力环流、季风环流的应用,题目很基础,但综合性强,这也充分考查了学生对地理图像的判读能力,有较好的区分度。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上图3是南半球气压与空气水平运动流向示意图,画法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图3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中①处热带雨林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降水丰富
B.迎风坡,多地形雨;同时受暖流影响
C.受台风影响,降水丰富
D.常年受西风的影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结合图示的纬线经过的世界区域地理位置判断位于南回归线附近,故①位于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由于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且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故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可根据澳大利亚的位置判断纬线的纬度位置,并结合世界区域地理分布和气候类型的特殊成因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