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5:16:56
1、单选题 下图为南半球的一段纬线,图中M、N两点为北半球夏至日晨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由此纬线向北则图中(?)
A.M、N两点均向东移动
B.M点向西移动,N点向东移动
C.M、N两点均向西移动
D.M点向东移动,N点向西移动
小题2: 如果黄赤交角增大,则此日由M点向西到N点的经度差将(?)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不确定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北半球夏至日,南半球各纬度昼短夜长,图示南半球的纬线上,MN之间的经度间隔为100°,小于180°,是少一半范围 ,说明MN之间为昼,结合图上的东、西方向,可以判断,N为晨线交点,M为昏线交点。北半球夏至日,地球上从南向北白昼增长,夜变短。所以由此纬线向北,昼增长,即MN之间间隔增大,M点向东移动,N点向西移动。选项D对。A、B、C错。
小题2:如果黄赤交角增大,则回归线度数增大,北半球夏至日,此纬线距直射点的纬度 差更大,所以昼长会变短,MN之间的经度差将减小,A对。B、C、D错。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国家主席胡锦涛2012年9月6日下午3:30乘坐专机离京前往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出席亚太经合组织(PEC)第20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其中符拉迪沃斯托克经纬度为:北纬43°09’ 经度东经131°53’,飞机飞行了2小时30分钟到达符拉迪沃斯托克,问胡锦涛主席到达当地区时为
A.9月6日18:00
B.9月6日7:00
C.9月6日17:00
D.9月6日19:00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材料出发时间为北京时间的6日下午3:30,即15:30;飞行时间为2小时30分,故到达时间为北京时间的6日18:00,而当地的经度为131°53’E,即位于东九区,东九区的区时较东八区早1个小时,故当地区时为6日19:00。
考点:本题考查时间问题计算。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对于运动物体的时间问题,学生应注意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抓住一个地区的时间,最后进行区时转化,区时转化的一般方法:所求时区=已知时区+时差,东加西减。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其中甲、丙分别表示夏至日和冬至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为1月初
B.乙到丁,公转速度变大
C.丁为7月初
D.丁处速度最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甲、丙分别表示夏至日(6.22)和冬至日(12.22),根据距太阳远近,乙为远日点(7月初),公转速度慢,丁(1月初)公转速度快,所以乙到丁,公转速度加快。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四天中,符合“太阳直射点正向北移,但仍在南半球”这一事实的是
A.“五一”劳动节
B.元旦
C.国际儿童节
D.我国的国庆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结合全年的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图示判断,5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1月1日,已经经过冬至日,故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6月1日,还未到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10月1日,已经过了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故选B项。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读图分析二分二至日的太阳直射点位置,进而结合全年的太阳直射点移动图示分析不同时间的太阳直射点位置和移动即可,建议画图解题更直观。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晨昏圈与经线圈的关系是
A.不可能重合
B.每天都重合
C.在春(秋)分日重合
D.在冬(夏)至日重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光照图的判断。本题考查地球太阳光照图的综合判断。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春秋二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其他都不重合。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