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5:15:10
1、单选题 读某大洲沿30°N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1.①海洋是2.②地低于海平面的原因是3.关于③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中海
B.太平洋
C.大西洋
D.日本海
E.河流侵蚀
F.板块碰撞
G.断裂下陷
H.冰川侵蚀
I.高原山地气候
G.南濒印度洋,降水丰富
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多地震
灌溉农业和畜牧业发达
参考答案:1. B
2. C
3. D
本题解析:1.根据地形剖面图分析,图示大洲地势中央高,两边低,海拔较高的高原达到4000米以上,判读是青藏高原,所以该大洲应为亚洲,亚洲东部为太平洋,所以选择B选项。
2.②地位于亚洲西部,根据位置判读,此处应为东非大裂谷的北端死海,东非大裂谷是由于板块的张裂形成的,所以选择C选项断裂下陷。
3.③处为伊朗高原,为温度大陆性气候,虽然南临印度洋,但是降水较少,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稳定,所以A、B、C选项错误。此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所以农业类型为灌溉农业和畜牧业。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考查了亚洲概况。简答本题首先要能够根据剖面图进行准确的区域定位。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1.表示1月初赤道上的点是2.3月21日这一天,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的点是3.图中⑤表示的可能是4.若⑥地为极昼最大范围纬线,且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则当日太阳
直射
A.①
B.②
C.③
D.④
E.②③
F.①②
G.③④
H.③④⑤
I.12月22日北极点
G.6月22日北极圈
12月22日南极点
12月22日南极圈
22°30′N
23°26′N
22°30′S
23°26′S
参考答案:1. B
2. C
3. C
4.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经纬网。
1.1月初,太阳直射点约20°S,故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约70°,昼长为12小时,
故选B项。
2.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故昼长均为12小时,3月2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23.5°
N,故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小于66.5°,故选C项。
3.⑤位置表示昼长为24小时,即极昼,正午太阳高度约23.5°。有极昼现象,则
判断为夏至日(6月22日)的北极圈及以内,计算夏至日北极圈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7°,
不符合;或为冬至日(12月22日)的南极圈及以内,计算冬至日南极圈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47°,不符合,故选C项。
4.若⑥地为极昼最大范围纬线(设为X),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5°,且⑥地的
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互余即太阳直射点纬度为90°-X;计算正午太阳高度(45°)=90°
-[X-(90°-X)];得X为67.5°,故太阳直射点为22.5°;且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
点附近即接近夏至日,故选A项。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图为“世界某海域等深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所指的海底地形判断正确的是2.图中字母所指的板块名称分别是
A.图中A处是大陆架
B.图中B处是海岭
C.图中C处是海沟
D.图中D处是大陆坡
E.A处以东是南极洲扳块
F.B处位于大陆板块
G.C处是太平洋板块
H.D处是南极洲板块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世界海底地形。根据图中等深线分布判断A处为海沟,B处为海岭,C处为大陆架,D处为大洋盆地。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根据海底地形及图中的经纬度判断板块名称。图中经度为150°E和100°W,图中纬度为南纬。则A太平洋板块,B位于南极洲板块,C位于印度洋板块,D位于南极洲板块。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区及该地区等日照时数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城市与C城市日照数相差约为2.连接AB两城市的铁路线为3.若D城市为B城市北方临省的省会城市,调查发现D城市所在的地形区与同纬度的东部平原相比气温更高,下列关于D城市所在地形区气温更高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海拔低,气温高?
②盆地地形热量不容易散失?
③周围高山环抱,尤其是北部山地阻挡了冷空气?
④白天多晴天,太阳辐射强,气温高4.BC两城市所在的地形区发展农业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①冬季气温低
②土壤贫瘠?
③热量不足?
④光照不足?
⑤地表水缺乏⑥地形崎岖
A.800
B.1000
C.1220
D.3820
E.贵昆线
F.成昆线
G.南昆线
H.川黔线
I.①②
G.②③
③④
①③
①②③
②③④
③④⑤
②⑤⑥
参考答案:1. C
2. A
3. B
4. D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区域等值线的判读。第11题,读图C城市的日照时数大约为1200,A城市的日照时数大约为2400,故大约相差1200。
2.第12题,结合本区的重要地理事物判断:A表示昆明;B表示昆阳;
3.第13题,D应指四川省会成都。四川盆地夏季气温较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高,是因为盆地地形,聚热。四川盆地冬季气温较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高,是因为盆地北部的山脉阻挡了冬季风,受冬季风影响小,故冬季气温较高。
4.第14题,BC所在为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平地少;且云高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水土流失较严重,土壤贫瘠;虽然降水丰富,但下渗多,故地表水少。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水准仪测量法是高程测量最精确的方法之一,它是利用水准仪提供一条水平视线进行测量的方法,如图甲所示进行测量。据图回答下题。
1.已测得A点的海拔为53.195米,通过水准仪A标尺的读数为1.386米,B标尺的读数为0.824米,判断B点的海拔高度及与A的相对高度分别是2.图乙所示为一中学地理活动小组用简易方法测得的某地高程情况,如果该地降水丰富,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示区域较大的溪沟可能有
A.54.581米、1.386米
B.55.405米、2.210米
C.53.757米、0.824米
D.53.757米、0.562米
E.一条
F.二条
G.三条
H.四条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理论上,水准仪的水平面与海平面平行。先求水平面高度53.195米+1.386米=54.581米。减去B标尺读数0.824米,54.581米-0.824米=53.757米。即为B的海拔高度。A与B的相对高度即是A与B的海拔高度差53.757米-53.195米=0.562米。
2.选根据图中的点找出100、200、300米的点再连线,就可以看出图中367,244,160成山谷一线,345,256,145成山谷一线。选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图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