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5:09:36
1、单选题 长期以来,黄河流域淡水供应紧张,黄河流域出现水资源危机的原因有(?) ?
①地处我国半干旱、干旱地区,降水量少
②春旱严重,夏季暴雨,冬季干旱,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③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剧增,水体污染严重
④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淡水利用受到影响,浪费严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黄河的位置不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排除①。黄河缺水的原因从降水的季节不均,人口、工农业发展,水资源浪费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为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小题1:.图示区域甲是我国著名农业区,其名称是
A.河西走廊
B.河套平原
C.宁夏平原
D.渭河平原
小题2:.近年来,图中乙区域荒漠化发展迅速,荒漠化土地呈点状、线状分布,其中最主要原因是
A.过度放牧
B.过度樵采和过度开垦
C.水资源利用不当
D.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从题目“我国”得图中经线为110°E,纬线为40°N,故甲、乙两地位于黄河“几”字形的顶部附近,所以区域甲的名称是“B河套平原 ”。
小题2:.从题目“荒漠化土地呈点状、线状分布”,可推导当地荒漠化的原因之一是道路建设,所以选“D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川气东送工程于2007年8月31日正式开工。该工程西起四川达州市,东至上海,干线长度1700公里,是中国天然气基干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读川气东送工程线路图回答:
小题1:西气东输主干道和川气东送主干道都穿过的省级行政单位有
A.皖、苏、沪
B.豫、皖 、沪
C.豫、苏、沪
D.甘、蜀、沪
小题2:川气东送对于输出地的有利影响是
①把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②改善沿线城市大气环境
③增加就业机会?④技术密集型工业迅速崛起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考查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川气东送经过川、渝、鄂、皖、苏、沪,与西气东输主干道都经过皖、苏、沪。
小题2:可以参照西气东输的意义。对于四川来说,可以把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对于沿线地区和上海来说,可以改善沿线城市大气环境;增加就业机会;改变能源消费结构;缓解能源紧张。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解决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读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完成题。
小题1:若②为我国南水北调的重要线路之一,则该线路的调水优势是
A.沿线地区地形平坦,工程量较小
B.地势南高北低,可以自流
C.可以利用现有河道,投资少
D.沿线城市密集,调水效益高
小题2:关于③资源跨地区调配线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缓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
B.可以减轻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污染
C.可以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D.③线路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若②为我国南水北调的重要线路之一,根据其分布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线路为南水北调的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取水,开挖水渠或铺设水管,可自流引水到北京、天津等地,故沿线工程量较大,A错误;受地势影响,沿线可自流引水,B项正确;南水北调三线工程只有东线工程可利用原京杭大运河,工程量小,C项错误;中线调水工程主要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沿线经过城市较少,D项错误。
小题2:根据③工程穿越的经纬度位置判断为西电东送的南线工程,把珠江上游红水河和贵州的火电送往珠三角地区,故可环节珠三角的能源紧张状况,利于珠江上游地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 ,故C项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抓住图示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跨越的经纬度位置判断其具体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我国四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基本概况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黄土高原各类矿产潜在价值所占比例表,完成问题。
| 矿产种类 | 各类矿产潜在价值占总价值的百分(%) |
| 能源矿产(主要是煤) | 92.17 |
| 金属矿产 | 3.95 |
| 非金属矿产 | 3.88 |
| 合 计 | 100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区域分析。
小题1:由表中数据可知,在黄土高原地区,能源矿产的潜在价值占总价值的92.17%,故该地区能源矿产储量大,潜在价值高。
小题2:由表中数据可知,黄土高原地区最突出的优势资源应是能源矿产。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