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5:07:08
1、单选题 图中曲线表示某日P地一天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提示:P地此日正好出现极昼现象,画图推导)
小题1: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可能是
A.0°
B.24°N
C.12°N
D.8°N
小题2:若此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大约至少需要多少天,P点的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
A.约半年
B.约三个月
C.约一个半月
D.约半个月高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该地刚好出现极昼现象,正午太阳高度为24°,则北极点的太阳高度为12°,太阳直射点坐标为12°。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太阳直射12°N,太阳直射点向北移,移动到23°26N,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所以需要约一个半月。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表示夏至日或冬至日四个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四地纬度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序是
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在夏至日或冬至日,①地昼夜平分,说明①地位于赤道,纬度最低,为0°。②地有极夜现象,说明位于极圈以内, 在四地中②地纬度最高。纬度越高昼夜变化幅度越大。③地夜长小于④地夜长,说明③地纬度比④地低。所以四地纬度从低到高排序正确的是A对。B、C、D错。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纬线上各地地方时相同
B.同一经线上各地自转角速度相同
C.同一经线上各地日出时间相同
D.同一纬线上同一天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A项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错误;B项初南北两极点外,地球地转角速度均相同;错误;C项同一纬线上,日出时间相同;错误。正午太阳高度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故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故选D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嫦峨二号”探月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CCTV-4全程直播了发射过程.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在国外留学的小王于当地时间2010年10月1日8时打开电视,看到CCTV一4正在直播“嫦娥二号”发射过程,此时小华所在的国家最有可能是(?)
A.英国
B.巴西
C.德国
D.日本
小题2:“嫦娥二号”升空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北极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B.北京昼长夜短,但昼逐渐变短
C.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D.华北地区物体影长达一年中最小值
小题3:次日凌晨首幅月面图的获取所涉及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
D.数字地球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所求时区的区时=已知时区的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北京时间为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比10月1日8时早11个小时,所以小王所在时区为西三区。小华所在的国家最有可能是巴西。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10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极附近出现极夜现象,北京昼短夜长;公转速度逐渐加快。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3: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领域主要表现为: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2“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8-9题。
小题1:地球公转到轨道的a点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日期为12月22日
B.太阳直射点向北移
C.北半球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
D.广州白昼比北京短
小题2: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到b点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地中海沿岸进入少雨期
B.我国东部广大地区盛行东北季风
C.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夜现象
D.公转速度最快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a点为近日点,时间为1月初,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越往北,昼越短,夜越长,所以广州白昼比北京长;北半球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为12月22日。正确的是B。
小题2:b点为远日点,时间为7月初,夏季地中海沿岸进入少雨期;我国东部广大地区盛行西南季风;南极圈内的大部分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公转速度最慢。正确的是A。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