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5:05:44
1、单选题 下图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完成小题。
1.若Q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Q地所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2.若Q地的地方时为2时30分,则Q地的纬度可能为3.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4.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6时、18时除外),Q点在该经线上
A.北半球、10月
B.南半球、5月
C.北半球、5月
D.南半球、8月
E.30°~40°
F.45°~55°
G.5°~15°
H.60°~70°
I.12月、17时30分
G.9月、17时
6月、4时30分
4月、5时
密集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均匀分布于整条经线
密集分布于南北极圈之间
集中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
参考答案:1. C
2. D
3. A
4. D
本题解析:1.Q地地方时为5时30分,则Q地为晨线与经线的交点,因此此时该地应该与太阳直射点处于同一半球,5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6点以前日出。
2.Q地2时30分日出,那么该地昼长是19小时,只有高纬地区昼长才能达到这么长。
3.做此题需要明确两点:一是纬度越低,昼长的年变化幅度越小,即昼长与12小时相差越小;日出越接近6时或日落越接近18时,则昼长越接近12小时。二是太阳直射点离赤道越近.各地昼长越接近12小时。A选项12月,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所以18点以前日落,因此A最可能。
4.在接近二至日的时期,Q点是该经线在低纬度与晨昏线的交点,在二分日可以认为是与“极点”的相交点,排除6点、18点,所以Q点是集中分布于南北半球的两个区间。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如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一段纬线,M、N分别是某日的晨线、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该日两点的经度差为90°,一年中M、N两点有重合于O点的现象。读图回答1~2题。
小题1:该日后,若M点位置向东接近O点,则太阳直射点?
A.位于北半球,且正向北移动
B.位于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
C.位于南半球,且正向北移动
D.位于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
小题2:一年中,O点的太阳高度最大值约为
A.23°
B.43°
C.47°
D.57°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光照图的判读。一年中M、N两点有重合于O点的现象,则O点位于极圈以内。M点位置向东接近O点,说明北半球该地白昼时间变短,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且向南移动。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O点位于北极圈与极点之间,O点纬度较高,当O点位于北极圈上,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可以达到46°52′。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二分二至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地球由A位置公转到B位置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方向为?,纬度变化的范围是?。
(2)①点与②点相比,自转线速度大的是?。
(3)地球由B位置公转到C位置的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
(4)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由A位置出发再回到A所需要的时间,叫做一个?年。?
(5)当地球处在A位置时,孝感(
)屋顶太阳能热水器采光板与屋顶水平面的夹角是?度。
(6)我国高温多雨的季节,地球位于图中?点位置。
(7)我国国庆节时,地球的位置位于图中?点之间。
A.A点和B点
B.B点和C点
C.C点和D点
D.D点和A点
参考答案:
(1)向北? 0
~23
N?(2)①点
(3)公转速度逐渐变慢,经远日点后,逐渐变快(快—慢—快)
(4)回归年?(5)30
?(6)B点?(7)C
本题解析:
(1)由图中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可以判断,A为春分日,B为夏至日。地球由A位置公转到B位置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移,从赤道移动至北回归线。
(2)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
(3)B为夏至日(6月22日),C为秋分日(9月23日),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为一年中最小值,所以,公转速度逐渐变慢,经远日点后,逐渐变快(快—慢—快)。
(4)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所需要的时间为一回归年。
(5)太阳能热水器采光板与屋顶水平面的夹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是互余的关系,A位置太阳直射赤道,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以算出孝感(
)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0°,然后可以算出太阳能热水器采光板与屋顶水平面的夹角为30
(6)我国高温多雨的季节为夏季,时间在6月22日左右,符合的是B点。
(7)我国国庆节为10月1日,在秋分日和冬至日之间,符合的是C点和D点。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L1、L2纬线上的部分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若L1、L2都位于北半球,H=80°,则(?)
A.太阳直射点纬度的范围为:5°N~23.5°N
B.纬线L1纬度的范围为:20°N~33.5°N
C.纬线L1上各地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
D.M1、M2的经度差始终小于180°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L1、L2纬线上的的最大值都是H=80°。A选项,如若太阳直射北纬5度,正午太阳高度为80°,此地应该是南纬5度和北纬15度,题干说若L1、L2都位于北半球,直射点的范围是10°N --23.5°N, A项错误,。B选项可以推算,因为两条同为北半球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都可以达到80度,太阳直射点应该范围在10度到23.5度之间。再根据L2已经太阳高度为0时,L1太阳还在地平面以上,说明L1的纬度高于L2,L1范围为20°N~33.5°N,L2范围为0°-23.5°,则所以B?正确。C选项应该是正南。D选项因为L2在北半球,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吗,北半球昼大于夜,经度差就可以大于180。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图”,图中太阳辐射丰富区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有( )
①纬度低 ②海拔较高 ③云量少,晴天多 ④上空臭氧少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太阳辐射丰富区主要包括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纬度低,太阳高度大,而内蒙古高原纬度较高,因此①错误;两地均为高原地形,海拔较高,大气密度小,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因此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多,②对;两地降水均不多,云量少,晴天多,③对;我国境内上空臭氧差别不大,④错误。
考点:太阳辐射影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