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5:02:58
1、单选题 兰州(104°E,36°N)一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改造,把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据图回答小题。
小题1:9月23日,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吸热效果,应调节支架使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为
A.23°26′
B.54°
C.66°34′
D.36°
小题2:下列地区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的是
A.海口
B.重庆
C.拉萨
D.吐鲁番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a与正午太阳高度角H互余。故根据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距离)计算,9月23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0°,故H=54°,故a=36°。
小题2:根据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规律,青藏高原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的地方。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故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①能结合图示掌握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和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②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③掌握我国年太阳辐射分布最丰富的地区。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下图“某日昼长随纬度(部分)的变化图”。完成下题。
该日
A.可能是春秋分日
B.一定为北半球夏至日
C.①、②两地正午太阳高度一定不同
D.①、③两地的纬度差只能为66.50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图示区有极昼、极夜现象,A错。图中没有表示纬度是北纬还是南纬,北半球不一定是夏至日,B错。①位于赤道,②位于某一半球,太阳直射点在另一半球,所以两地正午太阳高度一定不同,C对。①、③两地的纬度差不一定是66.50,D错。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教学大楼四周日照情况进行观测。下图为某日教学大楼日出、日落楼影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日最晚接受到日照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该日当地的昼长约为
A.4小时
B.9小时
C.12小时
D.15小时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教学大楼四周日照情况进行观测。图为某日教学大楼日出、日落楼影分布。从图中楼影的分布可知,日影朝向西北时日出,此时太阳在东南方,丙丁则位于日出时的日影之中,日影朝向东北时日落,此时太阳在西南方,则该地昼短于12时,为我国冬半年。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楼影从日出再到日落时扫过的范围,明显经过丁处的时间最短,日照最长。
小题2:图为某日教学大楼日出、日落楼影分布。从图中楼影的分布可知,日影朝向西北时日出,此时太阳在东南方,丙丁则位于日出时的日影之中,日影朝向东北时日落,此时太阳在西南方,则该地昼长短于12时,但长于4时,故不难得出该日当地的昼长约9小时。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所给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向的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地转偏向力的方向:水平运动物体面对运动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发生偏转,故C图表示南半球。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转偏向力方向的基本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