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4:59:27
1、综合题 (20分)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气压状况看,丙处为_________;从气流分布状况看,丁处为_________。图中丙、丁两处之间的最大气压差可能为(填写字母)________百帕。(4分)
A.40< P< 41
B.44<P<45
C.54<P<55
D.59<P<60
(2)图中甲地的风向?比较图中甲、乙两她的风力大小并说明原因。(8分)
(3)简述图中天气系统A经过北京前和经过北京后的北京市天气状况。(6分)
(4)如果我国西北、华北地区在春季受图中丙天气系统控制,则可能出现哪些灾害性天气?(2分)
参考答案:
(1)高(气)压(1分) 气旋(1分) C(2分)
(2)西北风(1分) 甲地风力大于乙地(1分)
甲地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于乙地(乙地等压线较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比甲地小)(6分)
(3)经过前:气温较高(1分); 气压较低(1分); 天气晴朗(1分)
经过后:气温(湿度)明显降低(下降)(1分);气压升高(上升)(1分);
天气转晴(1分)
(4)寒潮、沙尘暴、干旱等(任答2项即可,共2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根据数值变化判断,从气压状况看,丙处为高气压。从气流分布看丁处为气旋。根据丙、丁的气压取值范围,或是根据公式:(n-1)d<H<(n+1)d,n是两地间等压线条数,d是气压差,可以求出两地间气压差取值范围是45<H<55,所以最大气压差可能是54<H<55,C对。A、B、D错。
(2)读图,根据图中的等压线数值,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所以甲地吹西北风。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甲地等压线比乙地密集,所以甲地风力大于乙地。
甲地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于乙地(乙地等压线较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比甲地小)(6分)
(3)读图可以看到,图中天气系统是冷锋,正在向东南方向移动。即将到达北京。冷锋降雨在锋后,所以在经过北京前,北京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 气压较低,天气晴朗。冷锋经过北京后,北京受冷气团控制,气温(湿度)明显降低,气压升高(上升),天气转晴。
(4)读图,我国西北、华北地区在春季受图中丙天气系统控制,则西北华北地区容易出现寒潮、沙尘暴、干旱等灾害性天气。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A.空气的上升或下沉
B.地转偏向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
D.摩擦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称之为风,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在高空风向只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最终和等压线平行;在近地面风向还要受到摩擦力的影响,风向最终和等压线斜交。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北京时间8月7日23时,台风“莫拉克”在台湾花莲沿海登陆,“莫拉克”台风引发重大水灾,重创台湾南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台风近地面天气系统示意图以及影响台风路径的因素分别是( )
A.①低纬信风
B.②此时副热带高压外围气流运动
C.③中纬西风
D.④地转偏向力
【小题2】台风“莫拉克”登陆台湾东海岸时,我国北方沿海此时多刮的风向是( )
A.东北风(偏北风)
B.偏南风
C.东南风
D.偏西风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是低压中心,该台风位于北半球,近地面天气系统示意图是逆时针辐合,④对。影响台风路径的因素是地转偏向力,D对。
【小题2】台风是气旋,北半球气流方向是逆时针辐合。在气旋的不同方向上,风向不同。台风“莫拉克”登陆台湾东海岸时,我国北方沿海位于台风中心的北部,多刮东北风或偏北风,A对。台风中心南部吹西南风,东部吹东南风,西部吹西北风,B、C、D错。
考点:常见天气系统,台风及其特征,地转偏向力。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锋面气旋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锋面系统表示的是
[? ]
A、北半球的冷锋
B、北半球的暖锋
C、南半球的冷锋
D、南半球的暖锋
2、该锋面过境后,M地的天气状况是
[? ]
A、天气转晴,气温升高
B、天气转晴,气温下降
C、天气转阴,气温下降
D、天气转阴,气温升高
参考答案:1、C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
A.增强a辐射
B.增强b辐射
C.增强c辐射
D.改变b的辐射方向
【小题2】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a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
B.a、b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b
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D.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燃烧柴草增加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加强了c大气逆辐射,使得夜间地面温度不至于降得过低,所以本题C正确。
【小题2】据大气受热过程图可知:a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b表示地面辐射,把热量传递给大气;c为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A错;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B正确;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臭氧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C错;c大气逆辐射主要受云量的影响,云量越大,大气逆辐射越强,D错,所以本题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大气受热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