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4:55:39
1、综合题 材料分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据“汉书”记载,罗布泊“为西域巨泽,……东西二百余里,南北宽百余里,冬夏不盈不缩”。后来,罗布泊北移,胡杨树枯死;同时人们为增加田地烧荒,砍伐林木,罗布泊不断萎缩、干涸……接着,狂风肆虐,流动沙丘逼近。楼兰城水源枯竭,居民弃城而走,楼兰城被沙丘掩埋。今天的罗布泊炎热、寒冷、干燥、风沙四起。
(1)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地理要素一般有哪些?在各地理要素中人类活动比较容易导致
________(要素)发生变化。
(2)在上述材料中,可以说明哪些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性?
(3)下图是“近百年来全球年平均气温的变化”,楼兰的消失、罗布泊完全干涸,与全球气候的变化关系如何?人类在其中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生物
(2)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各要素在特征上保持协调一致,并与总体特征相统一;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至整体环境状态的变化,即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它给人类的启示是:人类在改造某环境要素时,应注意对其他要素以至整个环境所带来的可能影响。)
(3)近百年来全球年平均气温升高,蒸发增强,使干旱地区更干旱,因此,楼兰的消失、罗布泊完全干涸,与全球气候的变化是有一定的关联。说明自然环境总是在不断变化之中,全球气候变化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起加剧作用。
本题解析:
考查自然地理要素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各要素在特征上保持协调一致,并与总体特征相统一;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至整体环境状态的变化,即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回归线和极圈之间现存的最大的天然森林主要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亚寒带针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自然带的分布。目前世界上分布最广的天然森林只有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根据题目要求的分布纬度,故判断为亚寒带针叶林带。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移植大树成活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
A.病虫害防治不力
B.移植过程中受损伤
C.生存环境改变
D.人为破坏严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移植大树改变了其生存环境,故存活率低。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南京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水网密布,四季分明,地形上属于南方低山丘陵,地表发育了红壤,生长着常绿阔叶林。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这种自然景观之间的联系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单一性
D.复杂性
小题2:南京自然特征的形成与下列物质运动无关的是
A.岩石圈物质循环
B.生物循环
C.季风洋流
D.海陆间水循环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小题1:材料反映气候影响河流、地形、土壤和植被等自然环境,故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小题2:南京受季风性洋流影响小,故与自然环境的特征无关。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也就是高山林线。图8为全球部分山脉、山地高山林线海拔高度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1.全球山地林线的分布2.控制林线海拔高低的最主要因素是?
①温度?②湿度?③坡度?④坡向3.有关图中山脉叙述正确的是
A.从30°N的副热带向南北两极递减
B.林线海拔最大值出现在赤道上
C.天山林线低于横断山脉是因其远离海洋、水汽少
D.50°N-70°N之间纬度每升高1°,林线海拔约升高130米
E.①②
F.①③
G.②③
H.③④
I.阿尔卑斯山脉是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相撞形成的
G.横断山脉是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分界线
安第斯山脉西侧沿岸洋流的流向是自北向南
喜玛拉雅山脉是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
参考答案:1. C
2. A
3. B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图中30°N附近的林线海拔高度最高,低纬度林线分布高度相差不大;山林线低于横断山脉是因其远离海洋、水汽少;0°N-70°N之间纬度海拔升高,林线降低。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控制林线海拔高低的最主要因素是水热条件,为温度和湿度。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3.阿尔卑斯山脉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相撞形成的;横断山脉是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分界线;安第斯山脉西侧沿岸的秘鲁寒流的流向是自南向北。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