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环境与环境问题》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6-28 14:54:5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关于“可吸入颗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吸入颗粒物并非坏事,对人体无害,能锻炼人的免疫机能
B.吸入大量颗粒物,可能引发传染病
C.吸入大量颗粒物,可能使人患“尘肺病”
D.吸入大量颗粒物,可能出现免疫功能障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可吸入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能进入人体的呼吸系统、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微米的颗粒物。颗粒物的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可吸入颗粒物在环境空气中持续的时间很长,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影响都很大。故A项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基础知识识记型。学生明确可吸入颗粒物的内涵即可轻松作答。同时学生应积极关注PM2.5也称细颗粒物。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刘易斯拐点”是指劳动力由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下图为我国劳动力变化及预测情况(新就业人口主要集中在20~39岁年龄段)。读图,回答题。

图91.我国开始出现“用工荒”的时间拐点大致是2.针对“刘易斯拐点”的出现,我国政府应
A.2002年
B.2007年
C.2012年 
D.2020年
E.继续实行严格的低生育政策
F.加大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技能
G.鼓励大量外资企业的入驻
H.增加对企业的补贴,提高劳动者工资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刘易斯拐点”是指劳动力由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故我国开始出现“用工荒”的时间拐点应在新就业人口(虚线)数量开始减少的时期。
2.“刘易斯拐点”的出现,主要是我国农民技术水平低劳动力供应减少,廉价劳动力工业生产企业减少,高附加值的技术导向型企业增加,因此政府要加大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技能。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结合题干和图示信息分析,并能针对不同的人口问题判断不同的人口政策。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沙柳必须每隔3—5年平茬才能生长的更好,否则就会死亡。结合下图,回答(l)—(2)题。

小题1:该造纸厂所在地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地盐碱化
D.环境污染
小题2:造纸产业链条
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B.生产重点转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C.植被遭受更大规模的破坏
D.将一、二产业纳入有机循环之中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沙柳生长在干旱地区,故造纸厂所在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土地沙漠化。从图中可知将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二产业(造纸厂)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实现了清洁生产。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1.关于酸雨分布叙述正确的是2.南方酸雨多的主要原因是
A.华北无酸雨    
B.东北和南方多酸雨
C.西北地区终年无酸雨
D.酸雨地区分布不均匀
E.主要消费的能源是石油
F.有色冶金业发达
G.酸性红壤广布
H.环境自净能力最差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目前人们一般把pH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燃煤、石油等,不断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我国酸雨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分布不均匀。
2.我国南方降水中硫酸浓度较高属于硫酸型的,主要是由煤烟型大气污染造成的其原因就是有色冶金业发达导致的。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排放的二氧化硫多,雨水的酸性较强。
考点:本题主要我国酸雨的地域分布及成因。
点评:本题通过情景设置考查我国酸雨的地域分布及成因,难度一般。学生熟练掌握我国的现状及世界酸雨主要分布区等知识即可轻松应对此类题目。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形成酸雨的主要有害气体是
[? ]
A、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B、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
C、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