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4:54:13
1、综合题 (12分)材料:鄱阳湖和洞庭湖是长江流域两大湖泊,洞庭湖是长江主要的集水、蓄洪区。鄱阳湖的位置略高于长江,对长江干流的调节作用不及洞庭湖。
(1)两大湖泊对长江干流洪水均有削峰补枯的调节作用,据图及材料分别说明它们对长江干流洪水调节作用的差异。(8分)
(2)洞庭湖7~9月与6月相比,湖水面积有何变化,并解释这种变化的自然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洪水期,洞庭湖接纳了几条支流洪水(2分);并在长江涨水时,一部分洪水先泄入湖内,然后在城陵矶再徐徐吐入长江,削减干流洪峰的作用强。(2分)
鄱阳湖位置高于长江,因而无大量长江洪水倒灌,(2分)但能拦蓄江西境内各河的洪水,减轻了洪水对长江下游的威胁。(2分)
(2) 洞庭湖面积减小;(1分)?原因:降水减少(1分);气温高,蒸发量大(1分);干、支流入湖水量少(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表是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在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危害程度的相关统计资料(“●”越多,表示危害越严重)。据此回答各题。
| 环境问题 省级行政区 | I类 | Ⅱ类 | Ⅲ类 | Ⅳ类 |
| 广东 | ●● | ● | ●● | ●●●● |
| 四川 | ●●● | ● | ● | ●●● |
| 新疆 | ● | ●●● | ●●●● | ? |
| M | ●◆◆● | ●●●● | ●● | ●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广东和四川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酸雨严重,寒潮影响小。所以Ⅱ类为寒潮,Ⅳ类为酸雨;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所以Ⅲ类为土地荒漠化,则I类为水土流失。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M省水土流失和寒潮影响大,应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我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该省应位于黄土高原。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材料?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见图。
(1)图中水利枢纽Q对R河下游的有利影响有哪些?(8分)
(2)概括图中EF段铁路线的分布特点。(2分)
(3)在利用水资源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最容易使图中A,B附近地区土壤出现的环境问题是?。图示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对流经该地区的河流可能产生哪些不利的影响? (10分)
参考答案:(1)调节径流的变化,具有防洪、灌溉和发电的功能;使下游河流含沙量减少,减少河床淤积。(8分)
(2)沿黄河分布。(2分)
(3)次生盐碱化?大量引水灌溉,造成河流的中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农业生产过程中施用化肥和农药使河流遭受污染;过度放牧和垦殖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使河流泥沙含量增加。(10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A、B、C三条线路调运的主要能源A线__________,B线__________,C线__________。
(2)A调运线路的起点是____________盆地,终点是____________市;C线路终点是____________地区。
(3)C线路能源的调运对调入地区积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天然气;煤炭(或火电和水电);水电
(2)塔里木;上海;珠江三角洲
(3)缓解能源紧张局面,改善大气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答出两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简图。读图回答1~2题
? 
1、划分我国三大自然区的主要指标是
[? ]
A、气候、地貌
B、气候、水文
C、土壤、植被
D、植被、自然带?
2、有关这三大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区比乙区纬度高,所以夏季气温比乙区低
B、乙区海拔高,所以夏季气温比丙区南部低
C、甲区与丙区北部纬度相当,所以太阳辐射相同
D、丙区受海洋影响大,所以降水南北部都很丰富,差异不大
参考答案:1、A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