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4:53:53
1、单选题 图9为北半球极昼、极夜最低纬度在一年内的移动路径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A点的节气为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小题2:B点的纬度值是
A.0°
B.23.5°N
C.66.5°N
D.90°S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
小题1:图示A点表示北半球的极夜达到最低纬度,即66.5°N及以内出现极夜,判断为冬至日。
小题2:北半球极昼的最低纬度为66.5°N。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AB为晨昏线,O处有一旗杆为5米,且该日旗杆影长始终不变为18.5米,并作顺时针旋转,C处所在整条纬线此刻的太阳高度角分布如图所示,已知tan15°=0.27、tan20°=0.36、tan23°=0.42、tan30°=0.577,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
A.30°N,150°W
B.23°S,30°E
C.15°N, 30°E
D.15°S,150°W
小题2:图中的H的值为(?)
A.60°
B.36°
C.30°
D.47°
小题3:该日C点一天内人影变化为(?)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O处旗杆影长次日不变,说明O处为极点,根据5÷18.5≈0.27,所以O点太阳高度为15°,影子作顺时针旋转,说明太阳在天空作顺时针运动,太阳视运动方向和地球自转方向相反,所以此处为北极点,据此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15°N。根据C地太阳高度的一日变化,此刻30°E太阳高度最大,为正午,所以太阳直射点坐标为:15°N,30°E。选择C选项。
小题2:根据太阳直射点纬度为15°,所以C点的纬度75°N,75°N的正午太阳高度H=90-(75°-15°)=30°,所以选择C选项。
小题3:该日C点刚好出现极昼现象,日出正北,影子位于南方,影子无限长,正午时分影子位于北方,长度短,所以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正确表示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向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故图示①③面对初始方向,运动方向向左偏,故判断位于南半球,而②④图示面对初始方向,运动方向向右偏,故判断位于北半球。
点评:本题难度低,适宜高一基础性测试。学生只要掌握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方向的差异即可判断,注意偏向分析需要以面对运动方向为前提。
点评: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夏至日(6月22日)和冬至日(12月22日)甲地观测到的太阳高度日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h的值约是
A.23.5°
B.43°
C.66.5°
D.47°
小题2:判读图中n与y的关系是
A.y=48―n
B.y=13―n
C.y=36―n
D.y=26―n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甲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90°,判断该地纬度为北回归线,所以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可以通过公式计算H=90°-(23°26′+23°26′)=43°08′。所以选择B选项。
小题2:因为该地夏至日昼长=冬至日夜长,所以可以建立如下关系式:(n-7)×2=24-(y-7)×2,根据计算得出两者之间的关系是y=26-n。选择D选项。
本题考查了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昼夜长短的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是太阳系某行星的自转方向和公转轨道示意图,该行星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为R°。依据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行星的自转方向是
A.白西向东
B.逆时针
C.自东向西
D.顺时针
小题2:该行星绕太阳公转一周,太阳可直射的纬度范围是
A.南北纬23°26′之间
B.大于南北纬66°34′
C.南北纬R°之间
D.南北纬90°-R°之间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可以看出图中该行星右侧为北极,从北极上空看该行星的自转方向呈逆时针,和地球的自转方向一致,所以该行星的自转方向是白西向东,故答案选A。
小题2:根据所学地球运动的知识,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地球公转一周太阳在地球上直射范围是南北纬23°26′(90°-66°34′)之间,所以该行星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为R°,该行星绕太阳公转一周,太阳可直射的纬度范围是南北纬90°-R°之间,故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