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4:53:32
1、单选题 下图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
①为资金②为技术③为劳动力④为原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小题2: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
②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
③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
④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区域之间分工合作的关系,发达地区具有资金,技术优势;发展中国家具有劳动力,原料优势等。
小题2:本题考查产业转移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欠发达地区在引进产业转移时,要注意避免污染严重的企业引入;发达地区将处于移到欠发达地区促进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也有利于区域间分工合作。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由于区域所处位置的不同,自然环境的差异,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造成甲、乙两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地形
C.大气环流
D.人类活动
小题2:关于甲国与乙国在自然环境方面的相似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两者都是岛国
B.面积相差不大
C.气候比较湿润
D.都多火山地震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比较分析。
小题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甲为英国,由于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而乙图表示日本,由于受季风环流影响,故形成季风气候。说明甲乙两地的气候差异主要是受大气环流形式的差异。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甲表示英国,位于板块内部,故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下图为某学校GIS地理小组根据有关统计资料绘制的“中国工作机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说出工作机会最多的省区的分布特点,指出其主要原因。(4分)
(2)地处西北边陲的新疆,近年来工作机会显著增加。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
(3)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珠江三角洲地区提出了“二次创业”的口号,致力于产业转型升级。当地工作机会将发生怎样的结构性变化?(4分)
参考答案:
(1)特点: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原因: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4分)
(2)西部大开发政策;土地和矿产资源开发;边境贸易日益活跃,促进了经济发展。(答出其中两点即可,4分)
(3)劳动密集型(与资源密集型)工业的工作机会减少;高新技术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工作机会增加。(4分)
本题解析:
(1)这是一道读图描述题,根据图例可以判断出工作机会最多的省区,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因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各行业发展快,服务业完善,就业机会多。
(2)新疆位于我国西部内陆,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土地和矿产资源得到开发,各项基础设施要进行规划建设,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边境贸易日益活跃,促进了经济发展。
(3)珠江三角洲最初发展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工业,随着产业的升级,这类工业将逐渐转移出去,该类工业的工作机会减少,对劳动力体力要求下降。产业升级后,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为主,所以对技术、知识的要求提高。从事高新技术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工作机会增加。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26分)阅读下面两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莱茵河流域图
材料二?欧洲西部年
降水量和1月均温0℃等温线分布图
(1)导致材料二中甲处等温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有。(6分)
(2)材料二中50°N附近地区自西向东植被的变化是?,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6分)
(3)莱茵河为一条重要的国际性河流,航运价值大,请说明其航运价值大的自然原因。?。(8分)
(4)G国发展乳畜业的主要区位优势有哪些??。(6分)
参考答案:
(1)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海陆势力性质差异,冬季同纬度海洋表面温度高于陆地(6分)
(2)出现由森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到草原(温带草原)的变化(3分)降水自西向东递减(水分条件差异)(3分)
(3)该河流流域大部分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丰沛且全年分配均匀,使河流水量充沛;气候温暖,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欧洲西部地形平坦,水流平稳;森林覆盖率较高,河流含沙量小,河床不易淤积;河流出海口地处英吉利海峡附近 ,河海联运。(每点2分,满分8分)
(4)纬度较高,夏温较低,全年湿润多雨,不利谷物成熟,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3分)本国及邻近国家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乳、肉需求量大,接近消费市场。(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自然环境特征显著,并且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活动,据此完成题。
小题1: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寒区(?)
① 区域面积依次减小,人口占全国的比重依次减小
② 冬季气温逐渐升高,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 人类活动渐次减弱,自然面貌发生的变化逐渐减小
④ 土壤发育程度低,但生物种类由少到多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小题2:新疆瓜果特别甜,主要原因是(?)
A.土壤肥沃,水质好
B.降水少,瓜果水分含量少,糖分含量高
C.昼夜温差大,糖分积累多
D.晴天多,云量少,温差不大,有利于作物生长
小题3:下列事物的排列顺序能反映出我国降水量从东南到西北变化规律的是(?)
A.水田为主的农业----旱地为主的农业----灌溉农业
B.水田为主的农业----灌溉农业----旱地为主的农业
C.草原牧业----灌溉农业----高山牧业
D.草原牧业----高山牧业----灌溉农业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因为青藏高寒区的地势高,气温低,生物种类少。故选项中不能含有②、④故选A。
小题2:新疆瓜果特别甜是因为区域内的晴天多,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糖分积累多
小题3:我国降水量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东南多,西北少,故南方以水田为主的农业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的农业,西北以绿洲农业或灌溉农业为主
点评:本组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性的理解与掌握状况,试题涉及到知识面广,难度适中,属于中档性的基础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