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4:53:12
1、单选题 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乳畜生产,以规模化、设施化为显著特点。下图所示国家采用的是粗放的放牧饲养方式,但在国际乳制品贸易竞争中占上风。读该国部分区域及其甲乙两城市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造成该岛甲乙两城市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为
A.纬度位置
B.洋流
C.大气环流
D.山地坡向
小题2:在国际乳制品贸易格局中,图示国家占上风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成本低,价格竞争力强
B.地形以山地为主,适宜发展畜牧业
C.技术含量高,产品质量好
D.交通便捷,市场反应快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纬度判断,该地位于盛行西风带内,甲城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乙城位于迎风坡,降水较多。所以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山地的坡向,D对。两地纬度基本相同,都临海,没有明显洋流差异,大气环流相同,不是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A、B、C错。
小题2:由材料可知,该国采用粗放的放牧饲养方式,生产成本低,所以价格竞争力强,A对。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适宜多汁牧草生长,适宜发展畜牧业,B错。技术含量不如美国高,C错。交通条件,在国际上不占优势,D错。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也是
A.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B.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C.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D.森林与草原的分界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积极推动新疆及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B.加速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矛盾
C.可有效改善我国东部地区城市的大气污染状况,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D.该管线东西跨距大,沿管线各自然带大致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西气东输管线东西跨度大,故沿线自然带呈东西方向,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该表为某年我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人口密度估算的部分数据。回答20题。
| 具体地区 | 年生物量(万吨) | 可承载人口量(万人) | 最大人口密度 |
| 长江中下游 | 88600 | 22000 | 395 |
| 青海 | 10000 | 1000 | 4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地理环境差异。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气候温暖湿润,自然环境优越,故土地生产潜力大,而青海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高寒,自然环境恶劣,故土地生产潜力小。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蓝色经济区是以临港、涉海、海洋产业发达为特征,以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产业为特色,以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前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经济功能区。
材料二:山东半岛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三:山东半岛城市群示意图
(1)简述材料二所示地区的地形特征(6分)
(2)山东半岛有“温带水果之乡”之称,试分析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半岛水果生产带来的影响。(6分)
(3)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简述山东半岛发展蓝色经济的区位优势条件。(8分)
参考答案:(1)半岛内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北部地区以沿海平原为主;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降低(由北向南降低)(2点4分)
(2)有利影响:苹果市场需求增大;交通运输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生产技术、加工技术条件改善。不利影响:土地占用;污染加剧等。(4点8分)
(3)港口众多,临近日韩,对外交通联系方便,区位优越;北临渤海,南邻黄海,海洋资源丰富;城市群落完善,经济基础好,开发建设海洋产业的能力强;国家政策大力扶持支持海洋产业的发展。(4点8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发展。(1)地形特征需要指出主要的地形类型和地势分布特征。(2)城市化的发展对水果生产的影响需要从有利和不利方面分析,主要从影响市场、交通和技术的发展;但也侵占土地,加重环境污染;(3)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主要从地理位置、资源和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劳动力、经济基础等方面分析,注意结合当地的实际。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