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4:51:30
1、单选题 下图是某地实测的海拔高程,读图完成1~3题。
小题1:图中地形的大致走向是(? )
A.东西
B.南北
C.东北—西南
D.西北—东南
小题2:站在图中最高峰观测不到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3:若该地位于华北地区,则四地中植被生长得较好的是(植被生长需要水份充足)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某市某中学开展地理观测活动,右图中各点是a、b、c、d四小组以村庄为基点的实测相对高度,单位为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村庄所处的局部地形是 ( )
A.山脊
B.山间盆地
C.鞍部
D.山顶
【小题2】a、b、c、d四小组所在坡地中,坡度最陡的是 (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a、b两个方向的海拔比村庄低,而c、d两个方向的海拔比村庄高。村庄处在两个山脊和两个山谷之间,为鞍部。
【小题2】图中四个方向所示的两个数值之间,水平距离相近,而a坡两个数值的差距最大,说明a坡相同距离的两地相对高度最大,坡度最陡。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为等高线地形图,若AB的坡度角测得45°,并量得AB的图上距离为2cm,该图的比例尺为
A.1/10000
B.1/20000
C.1/500000
D.1/1000000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比例尺的计算。根据公式:比例尺=图距÷实距=2 cm÷200m=1/10000。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关于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山相对高度为2470米
B.CD是山谷,EF是山脊
C.H在西南坡上,阳光充足
D.H地比B地降水多
小题2:B点此时的温度为20 ℃,若只考虑海拔因素,那么甲峰与乙峰的温度分别为
A.15.5 ℃,14.5 ℃
B.22.5 ℃,13.5 ℃
C.22.5 ℃,14.5 ℃
D.13.5 ℃,14.5 ℃
小题3:上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高差可能是
A.101米
B.198米
C.298米
D.601米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信息,甲山海拔1150,乙山海拔1320,故两地的相对高度170米,A错误;CD处等高线“凸低为高”,为山脊;EF处等高线“凸高为低”,为山谷,B项错误;山坡的朝向应垂直于等高线指向低处,注意应用图示的指向标判断方向,故H处山坡朝向东南,C项错误;根据图示的风向,则H处位于盛行风向的迎风坡,多地形雨,而B处位于盛行风向的背风坡,降水量较少,D正确。
小题2:根据图示的等高线分布,B点的海拔为400米,故与甲山高差750米,根据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C的规律计算,甲山气温较B点低4.5°C,B点与乙山的高差920米,故气温较B点低5.5°C。
小题3: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为(n-1)d≤h<(n+1)d。图示等高距为200米,陡崖处有2条等高线重合,故可计算其高差为200---600米,故C项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等高线地形图的常规性试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①掌握等高线“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基本原则应用;②能利用等高线分布判断坡向,并结合风向判断地形对降水量分布的影响;③掌握海拔高度的差异对气温高度的影响基本原则。④掌握陡崖相对高度计算公式和应用。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图中表示盆地的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图。盆地地形应为四周高,中间低,故B图符合。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