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4:43:52
1、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某地一河流流量与含沙量逐月分布图”,完成
1.该河流春汛的主要补给是:2.该河流主要分布在
A.冰川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雨水
D.地下水
E.东北地区
F.华北地区
G.江淮地区
H.华南地区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根据河流径流量的变化,该地区河流具有两个汛期,分别为春汛和夏汛。据此判断该河流主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春汛的主要补给水源是积雪融水。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本题考查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该地区河流具有两个汛期,分别为春汛和夏汛。春汛的主要补给水源是积雪融水。夏汛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该区域河流夏季含沙量高,夏季多暴雨。所以该河流应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厄尔尼诺现象”指南美洲西海岸向西延伸,经赤道东太平洋至日期变更线附近的海面温度异常增高的现象。正常年份,此区域东南信风盛行。可是每隔数年,东南信风减弱,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水温升高,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厄尔尼诺年会使秘鲁渔业受损,下图表示厄尔尼诺年秘鲁渔场的关联图,判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
①鱼类和海鸟大量死亡 ②上升流减弱 ③浮游生物减少 ④营养盐类减少
A.①③②④
B.②④③①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小题2】下列地理现象,可能与厄尔尼诺有关的是( )
①澳大利亚东岸干旱 ②秘鲁沿岸荒漠地带暴雨成灾 ③印尼森林大火 ④2008年我国南方冰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厄尔尼诺年,秘鲁沿岸由于东南信风减弱,使得上升流减弱,营养盐类上泛减少,使浮游生物减少,鱼类和海鸟大量死亡,所以本题B正确。
【小题2】在厄尔尼诺年,西岸由于气流上升减弱,澳大利亚、印尼等地干旱;而东岸荒漠地带却出现暴雨成灾、洪水泛滥。2008年我国南方冰灾与拉尼娜现象有关,所以本题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为“三江平原水循环简图”。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图中缺少的水循环环节是
A.降水
B.地下径流
C.蒸发
D.水汽输送
小题2:图示区域由“北大荒”变为“北大仓”,受人类活动显著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有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小题3:与黄河下游相比,松花江突出的水文特征是
A.水位季节变化大
B.结冰期长
C.含沙量大
D.有凌汛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示可知①为蒸发②为降水③地表径流④下渗⑤地下径流,缺少水汽输送,选D正确。
小题2:由“北大荒”变为“北大仓”,人类活动主要是排干湿地的水,减少了蒸发和下渗,也阻断湿地对河流径的调节。选C正确。
小题3:黄河下游是地上河,由低纬流向高纬有凌汛现象,且河流含沙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大;松花江位于东北地区,周边环境植被覆盖率较高,含沙量少,但是纬度高结冰期长。选B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题。
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 a 增加 B. b 增加 C. c 减少 D. d 减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城镇建设中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增加了地表水的下渗,从而导致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同时也使城市的蒸发量增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M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寒暖流交汇,带来大量的饵料并形成“水障”,鱼群集中
B.离岸风吹拂,使下层海水上升,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
C.有大河流入,有机物质丰富
D.地处低纬,海水较浅,水温较高,利于鱼类生长繁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M地位于北半球非洲西海岸,沿岸有加那利寒流经过,故A错;M处位于信风带,受东北信风带影响,以以离岸风为主,底层海水上泛,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资,饵料丰富,形成了渔场,故B对;该处大陆为热带少米气候,河流少,注入海洋的更少,故C错;该地寒流经过,故水文不高,故D错。
考点:该题考查渔场的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