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4:41:27
1、单选题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
A.23°26′
B.66°34′
C.90°
D.随季节变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地轴是地球的自转轴,赤道平面是地球赤道的延伸面,黄道平面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
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我国自主研发的探月卫星“嫦娥二号”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目前已成功飞入预定轨道。据此回答:
当“嫦娥二号”卫星发射升空时,美国纽约(西五区)的区时大约是
A.9月30日3时09分
B.9月30日18时59分
C.10月1日5时59分
D.10月1日18 时09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所求时区的区时=已知时区的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西五区的区时比东八区晚13个小时。所以美国纽约(西五区)的区时大约是10月1日5时59分。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地球上纬度相同的各地
A.地方时相同
B.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C.自转线速度不同
D.昼夜长短相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同一纬线有四同,即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自转线速度及日出、日落的地方时相同。同一经线只有地方时是相同的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方时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规律,要求考生有较强的空间想像能力及其对地球基础知识比较熟悉,试题属于中档性的基础题目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当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为b时,乙地太阳高度如右图所示,则乙地的坐标为(?)
A.70°N,90°W
B.70°N,90°E
C.83°26?N,90°E
D.70°S,90°E
小题2:当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为a时,下列各地现象不正确的是(?)
A.东非高原的动物季节性地迁往赤道以南
B.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森林火险等级较低
C.天山雪线处于一年中的较高位置
D.长江口的水温达一年中较低值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高度的变化。
小题1:图示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为b,即一年中最小,位于夏至日时,而乙地的太阳高度如右图,即出现极昼,且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小时(当地子夜0时)为3°26",故计算当地的纬度为70°N,而根据右偏的横坐标,当地极昼时太阳高度达最小即0时而北京时间为2时,故计算当地经度为90°E。
小题2:当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a时,即为北半球冬至日,天山冬季时气温较低,故雪线为一年中较低的位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某校旗杆正午影端位置一年内变动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小题1:该校所处的纬度为? ( )
A.66°34′N
B.23°26′N
C.23°26′S
D.66°34′S
小题2:旗杆影端位于②位置时的日期可能为? ( )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①③位置,正午日影为0,故判断太阳直射现象,而图示一年中正午日影方向始终朝北,故判断该地位于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故C项正确。
小题2:结合上题结论,当地位于北回归线上,而图示②位置该地的正午日影长度最长,即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故判断为冬至日。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正午日影方向和长度的变化,进而结合当地的纬度位置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