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4:38:22
1、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此上图中表示_______锋天气系统。(1分)
(2)A、C两处比较,_______处气温低,原因是____ __ ;B、C两处相比, _____处夜间气温较高,原因是 。(5分)
(3)图中序号的含义:①______作用,②________辐射,③________辐射。(3分)
(4)若该天气系统活动频繁且势力强劲,则我国北方地区在冬春季节易发生__________等灾害性天气。(1分)
参考答案:
(1)冷(1分)
(2)A(1分) 冷气团控制(1分) B (1分) 阴天夜晚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好(2分)
(3)①反射(1分) ②太阳(1分) ③地面(1分)
(4)寒潮 (暴雪)(1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根据图中冷气团主前进,暖气团被迫抬升,判断是冷锋系统。
(2)A、C两处比较,A处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低。 B、C两处相比,B处是阴天,阴天夜晚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好。B处夜间气温较高。
(3)读图, ①是云层的反射作用, ②是太阳辐射, ③是地面辐射。
(4)若该天气系统活动频繁且势力强劲,则我国北方地区在冬春季节易发生寒潮 或暴雪等灾害性天气。
考点:常见天气系统及特征,大气的热力作用各环节名称,区域主要气象灾害类型。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单位:米)及某日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
【小题1】图中L湖最深处水深为63m,则L湖泊最深处与山峰的最大高差可能是( )
A.262米
B.292米
C.362米
D.392米
【小题2】图中天气系统在该地形成暴雨,图示时刻,乙、丙、丁河段及湖泊L水位变化最大的是( )
A.L湖
B.乙河段
C.丙河段
D.丁河段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可知,等高距为50米,山峰海拔高度在950-1000之间,L湖最深处水深为63米,L湖所在海拔高度为700米,两处的高差为313-363米,故C正确。
【小题2】图中天气系统为低压中心系统,且位于北半球的,在丁处形成地形雨,水位变化最大,故D正确。
考点:等值线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下面 “世界某区域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及气温降水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B、C两图中与A图中甲地气候类型相匹配的是________图,这种气候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简要分析乙地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4分)
(3)简要说明乙地农业生产的特点。(4分)
(4)甲地农业生产的最大障碍是________,该国解决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
(1)C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而形成的
(2)气候条件优越,夏季高温多雨;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地形平坦,以平原地形为主;市场需求量大。
(3)农业单产高;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低。
(4)水源不足 东水西调工程
本题解析:
(1)图中甲地位于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属于地中海气候,其形成原因是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风从海上吹来,温和湿润,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B图和C图的区别在于,雨热配合不同,B图7月温度高,降水多,属于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C图7月温度低,降水多,1月温度高,降水少,属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2),乙地位于中南半岛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位于沿海,地形以平原地形为主,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
(3),甲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水源不足。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沃克环流是赤道海洋表面因水温的东西差异而产生的一种热力环流。沃克环流的强弱变化,是判断“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重要依据。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沃克环流的形成与赤道附近的洋流性质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洋的东部为暖流
B.若海洋表面水温距平小,则此海域为寒流
C.大洋的西部为寒流
D.若海洋表面水温距平小,则此海域为暖流
【小题2】沃克环流的强弱变化,是判断“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重要依据,图中能说明的是( )
A.沃克环流减弱东移,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B.沃克环流减弱东移,出现“拉尼娜”现象
C.秘鲁海域的渔场与沃克环流的强弱变化关系不大
D.澳大利亚东部的降水偏少,说明可能出现“拉尼娜”现象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沃克环流”它是指在正常情况下较干燥的空气在东太平洋较冷的洋面上下沉,然后沿赤道向西运动,成为赤道信风的一部分,当信风到达西太平洋时,受到较暖洋面的影响而上升再向东运行,如此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环流。结合海陆分布,大洋东部气流下沉为主,水温低,为寒流;大洋西部气流上升为主,水温高,为暖流;水温距平低值位于大洋东岸,此海域为寒流,综上所述,应选B项。
【小题2】 “沃克环流”对太平洋东西两岸的气候调节有重要作用。如果东太平洋的洋面温度升高,就会产生较暖而且湿润的上升气流,削弱“沃克环流”,同时美洲中部一带会气温上升、暴雨成灾,这就是著名的“厄尔尼诺”现象,所以选A项。
考点:沃克环流概念理解;根据沃克环流判断洋流性质;沃克环流强弱与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材料一:2010年8月5日,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北部800公里的阿塔卡马沙漠中一处名为圣何塞的铜矿(即右图中乙处)发生塌方事故,导致在井下作业的33名矿工陷于701米深的地下。经过69天的艰苦营救,被困矿工全部安全获救!
材料:左图为世界某地区某季节等温线图(单位:℃),右图为该地区中纬度自然景观示意图。据材料,完成1~3题。 
1、左图中A处的自然带和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
A、热带草原带赤道低气压和信风交替控制
B、热带沙漠带常年受副高或信风控制
C、热带雨林带东南信风迎风坡和暖流影响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季节性受海洋影响
2、右图中甲处得农业景观分布在左图中的
[? ]
A、A
B、B
C、C
D、D
3、右图中乙处矿难和相关地理景观描述正确的是
[? ]
A、本次矿难发生在上地幔中
B、由于乙处多地震,因此铜矿资源丰富
C、乙处农业景观呈点状或带状
D、矿难发生时,丙处由于受西南风影响多降水
参考答案:1、C
2、B
3、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