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区域可持续发展》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6-28 14:37:4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表现为线状的是
A.农业和工业
B.城市和工业
C.城市群和工业区
D.铁路线和公路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查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铁路线和公路线表现为线状。其它表现为面状。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下为某地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读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


(1)阶段一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_______________;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
(2)简述阶段二时期该地区工业与城市的发展对当地的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阶段二到阶段三,该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主要表现是:
? 工业结构的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工业布局的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生态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其他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化
(2)环境污染加剧,资源过度开采,湿地破坏(写资源、生态、污染三个方面的问题)。
(3)煤炭、钢铁、机械、化学工业数量减少;出现新兴电子工业;钢铁、机械、化学工业等传统工业向
? 城市东北方向河流下游方向移动,并趋于集中;建立自然保护区、绿化防护带 交通、科技、城市功能
? 区合理调整等(任两点)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图为三种工业化、城市化模式图,读图完成1~3题。


1.下列地区中,其发展模式与①相符的是?
[?]
A.美国硅谷?
B.德国鲁尔区?
C.意大利新工业区?
D.长江三角洲
2.20世纪80年代,影响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的主导因素是?
[?]
A.侨乡?
B.政策?
C.交通?
D.劳动力
3.20世纪90年代后期,与我国其他沿海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快的主要原因是?
[?]
A.政策优惠?
B.科技发达?
C.劳动力廉价?
D.产业升级


参考答案:1.A
2.B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 初级产业产品的外销为澳大利亚重要外汇来源之一。近五年来,由于降水极少,澳大利亚已面临“百年大旱”。权威人士提出“若近期内没有足够的雨水,即将停止大部分农地的灌溉!”。读图回答1—2题。

1、“停止农地灌溉”的措施一旦执行,受影响最深远的地区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停止农地灌溉最可能带来的国际性问题是
[? ]
A.国际铁矿石和煤炭价格上涨
B.牛羊肉和稻米价格上涨
C.乳畜品和原油价格上涨
D.羊毛和小麦价格上涨


参考答案:1、A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完成题。
1.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2.有专家指出,④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侵入3.②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4.②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5.②线工程途经我国最大能源输出省(市),该省(市)是
A.管道运输
B.高压输电
C.水陆联运
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
E.①②④
F.①③④
G.③④⑤
H.②③⑤
I.地形类型
G.人口分布
城市分布
交通线路
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改变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气代煤
为提高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性发挥重要作用
解决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能源供应紧张问题
上海市
山西省
陕西省
青海省


参考答案:1. B
2. A
3. C
4. C
5. B


本题解析:1.箭头①和③分别代表西电东送的北线和南线,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高压输电。
2.④工程为南水北调工程,该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的原因是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3.②线路为西气东输工程,该线路的走向主要考虑的是沿线的城镇分布。
4.西气东输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优化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气代煤;为提高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性发挥重要作用;缓解了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能源供应紧张问题,正确的是C。
5.西气东输工程途经我国最大能源输出省(市)是我国的山西省,煤炭资源非常丰富。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