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4:37:00
1、综合题 某考察队在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发现了湖泊与高大沙山共存的奇观。根据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巴丹吉林沙漠及其周边环境示意图
资料二:该地全年盛行西北风、西风,年降水量小于80mm,蒸发量大于3500 mm。广泛分布着平均高达
? 200~300m的沙山。沙区总面积中,湖泊群约占10%;面积大于1km2的湖泊有5个,严冬也不结
?冰。
资料三:考察队在沙山中发现了保存完好、未曾移动的植物根管结核化石,经测定年龄在4000年以上。
?同时发现沙山内部含水量较高。
资料四:经测定,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
(1)该地沙山是固定的还是流动的?说明判断依据。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地湖泊冬季不结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该地补给水的各种可能来源,并给出主要来源及其判断依据。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是固定的。判断依据:在沙山中发现了保存完好且未曾移动的植物根管结核化石。
(2)原因:有来自(深层断裂带)温度较高的地下水补给。
(3)各种可能来源:①(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②周边地表水;③本地降水。
? ?主要来源: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
? ?判断依据:本地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且与补给水水温较高相吻合,说明
?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是主要补给源。(本地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排除周边地
? 表水补给是主要补给源;本地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排除本地降水补给是主要补给源)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10年冬季北京超越了2004年12月16日的10年最晚降雪记录,成为10年来最晚降雪的冬季。如果实施人工增雪,直接干预的是水循环中的?
[? ]
A.地下径流?
B.下渗
C.地表径流?
D.降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12分)2009年,14岁的荷兰女孩劳拉赢得法律诉讼,获准单人环球航行,以创造该航行的最年轻
水手新纪录。这件事让她一度登上世界各大媒体的新闻头条。如今,这位少年勇者的梦想终于实现。读荷
兰少女劳拉·德克尔乘帆船环球航行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劳拉航行到A处时,帆船速度______(较快、较慢),请说明原因。(2分)
(2)若2014年7月劳拉航行至B海域,B海域附近印度半岛的气候特征是什么,并分析该处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6分)
(3)图中A、B、C、D四地能形成大型渔场的是________,并分析形成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较慢(1分) 该处为东澳大利亚暖流,帆船逆水航行。(1分)
(2)高温多雨(2分)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分)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2分)
(3)C(2分) C处为上升流,上升流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浮游生物繁殖,饵料丰富。
本题解析:
(1)A处为东澳大利亚暖流,洋流流向为自北向南,帆船航向为自南向北航行,帆船逆水航行,船速较慢。
(2)7月为北半球夏季,印度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其气候的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3)受离岸的东南信风吹动,C处表层海水流走,底部冷海水上泛补充,C处出现上升流,上升流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浮游生物繁殖,饵料丰富。故C处为渔场。
考点:洋流、热带季风气候、渔场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B城:14.3°E,50.1°N;海拔364m;Q城:123.9°E,47.4°N;海拔146m)
【小题1】图中河流干流下游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水稻种植业
B.传统旱作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迁移农业
【小题2】形成B、Q两城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洋流
【小题3】对B城附近河段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汛期较长
B.含沙量较大
C.流速较快
D.结冰期较长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经纬度看,B地位于西欧。从气候上看,处于温带海洋与大陆性的过渡地带,不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A错;降水较多,传统旱作农业不合适发展,B错;迁移农业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D错;从图中信息看,该区域平原面积大,城市分布数量少,最适合的就是商品谷物农业,C对。答案选C。
【小题2】从图中信息看,B、Q两地的纬度和海拔高度接近,主要是经度位置不同,B、Q两地分别位于亚欧大陆东西两岸,所受得大气环流形式不同,导致气候差异明显。答案选B。
【小题3】B城附近河段处于西欧,从气候统计图看,降水期较长,河流的汛期也较长,A对;西欧气候湿润,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较小,B错;该河段流经平原区,流速较慢,C错;从气候特征看,全年在0℃以上,河流无结冰期,D错。答案选A。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两城市区域气候、农业和河流水文特征的特点对比。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有人在墨西哥西海岸拾到来自菲律宾的漂流瓶,该漂流瓶是顺着下列哪组洋流漂过来的( )
A.日本暖流—北赤道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B.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北太平洋暖流—日本暖流
D.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墨西哥西海岸为加利福尼亚寒流,菲律宾附近的洋流系统为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把菲律宾的漂流瓶运到墨西哥西海岸需要经过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所以,选D。
考点:本题组考查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