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4:35:57
1、单选题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小题1】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 )
A.荡秋千,踏青插柳
B.吃月饼,共庆团圆
C.放鞭炮,守岁迎春
D.望双星,鹊桥相会
【小题2】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 ( )
A.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
B.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
C.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
D.南半球黑夜变长,并长于昼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中的地轴倾斜方向及公转方向可知,D、A、B、C依次是春夏秋冬,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也就是从春分到夏至的过程中,此时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荡秋千、踏青插柳。
【小题2】根据提示中的地轴倾斜方向及公转方向可知,D、A、B、C依次是春夏秋冬。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也就是从秋分向冬至的时间段内,太阳直射点不断南移,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反之,故选B。
考点:本题组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⑴恒星①是 星;角②的度数是 ;平面③代表 ;
⑵当太阳直射点在F点时,可能的日期是 (选择填空);当太阳直射点在H点时,可能的日期是 (选择填空)。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参考答案:(1)北极 66°34′ 黄道面
(2)B D
本题解析:(1)图示①为地球的地轴指向的恒星,故判断为北极星;图示②为地轴与黄道面的交角,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始终与黄道面成66.5°交角。平面③表示地球公转轨道面,即黄道面。(2)根据图示赤道的位置判断,当太阳直射点在F点时,即位于北回归线上,故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当太阳直射点位于H点时,即位于南回归线上,故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
考点:本题考查黄赤交角和读图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黄赤交角的图示,并注意区别地轴与黄道面的交角与黄赤交角的区别,能利用赤道的位置能确定北回归线、南回归线的位置差异,进而利用太阳直射点位置确定二分二至日。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下图表示四个不同地点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春分日和秋分日,四个地点昼夜长短有何共同特点?(2分)
(2)四个地点中,哪一个位于南半球?判断依据是什么? (4分)
(3) 四个地点中,哪一个位于极圈以内?判断依据是什么? (4分)
(4)请将这四个地点的纬度按由北到南的顺序排列: 。(2分)
(5)若C点11月16日的昼长为14小时,则D点此时昼长大约为 小时。(2分)
参考答案:(1)四个地点昼夜等长,皆为12小时。(2分)
(2)C地位于南半球(2分)
因为北半球的冬半年昼长于夜(或冬至日附近C地昼长达全年最大值)。(2分)
(3)A地位于极圈内(2分)
因为夏至日附近该地出现极昼现象(或A地有极昼现象)。(2分)
(4)ADBC (2分)
(5)10(2分)
本题解析:(1)春分和秋分日,由于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故全球昼夜平分,昼夜均为12小时。(2)根据四地在一年中的昼夜长短变化,C地冬半年出现昼长夜短,而夏半年出现昼短夜长,故判断其位于南半球;(3)同上小题分析,A地在冬至日前后出现极夜,故判断位于北极圈以内。(4)结合上题分析结论,A地位于北极圈内;B地终年昼夜平分,故判断位于赤道;C地位于南半球;D地冬半年出现昼短夜长,夏半年出现昼长夜短,故判断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故可由北向南排列。(5)根据C、D两地在冬至日和夏至日的昼夜长短基本相反,故判断两地位于不同南北半球的相同纬度,则同一日期,两地的昼夜长短相反,故C地的昼长为14小时,则D地的夜长应为14小时,故其昼长为10小时。
考点: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综合比较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根据不同纬度的昼夜长短的变化判断其分布的大致纬度位置的差异,注意南北半球相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状况相反的应用。
本题难度:困难
4、综合题 日照时数是指每天从日出到日落之间太阳直接照射到地面上的实际日照时数,以小时为单位。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小题1:昆明与成都的年日照时数差值约为 小时。(1分)
小题2:简要分析昆明年日照时数与贵阳年日照时数的差异。(4分)
小题3: 图示B地区在一年中 ≥10℃的日数多于A地区,但积温反而低于A地区,分析其原因。(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200小时(1分)?
小题2:昆明比贵阳的年日照时数约长1000小时;(1分)

?昆明与贵阳的纬度位置大体相当,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冬季贵阳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1分),多阴雨天气(1分),而昆明多晴天(1分),所以昆明的年日照时数比贵阳长
小题3:
?B区域为云贵高原,海拔偏高(1分),夏季温度低(1分),积温数反而较少。A区域为四川盆地(1分),夏季温度高(1分),积温高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可知,昆明年日照时数是2400,成都的年日照时数是1200,两者的差值约为1200小时;
小题2:昆明年日照时数大与贵阳年日照时数,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冬季贵阳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多阴雨天气,而昆明多晴天,所以昆明的年日照时数比贵阳长;
小题3:B云贵高原在一年中 ≥10℃的日数多于A四川盆地,但积温反而低于A地区,这与两地夏季气温高低有关。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太阳辐射能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却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源泉
B.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C.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D.我们日常生产、生活所利用的煤、石油、天然气是矿物燃料,与太阳辐射能无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太阳辐射维持了地表的温度,是地球上植物生长;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煤、石油等是历史时期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太阳能被埋藏到地下,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转化而形成的,故也与太阳辐射有关,故D错误。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