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4:30:45
1、单选题 “北京时间”不是
A.北京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B.东八区区时
C.120°E的地方时
D.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120°E的地方时,同时也是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而并非北京所在经线(1160E)的地方时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时区的划分及区时的概念地理解,熟悉“北京时间”是是东八区的区时,即120°E的地方时,也是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还是我国的法定时间,绝对不是北京所在经线(1160E)的地方时。因为考生对概念的理解不清,容易出现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是亚洲中纬度地区一种适应环境、别具地方特色的民居称为土拱。这种民居较高大屋顶为拱顶或平顶墙体由土坯砌成厚度很大。据此回答题。
小题1:这种民居所处环境的突出特点有
A.昼夜温差大
B.气候湿热
C.秋雨绵绵
D.台风频繁
小题2:6 月8日当地地方时15时照射土拱的太阳光来自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屋顶为拱顶或平顶,墙体由土坯砌成厚度很大,说明该地降水稀少。亚洲中纬度地区降水稀少地区位于内陆地区,远离海洋,晴天多,所以昼夜温差大。所以选A项。
小题2:太阳视运动一般考查日出和日落的太阳方位。6月8日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从东北日出,西北日落,本题需要考虑太阳位于正西方的地方时。中纬度地区15时,太阳位于西南方向,所以太阳光来自于西南方向。所以选D项。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和太阳的视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南半球的一段纬线,图中M、N两点为北半球夏至日晨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由此纬线向北则图中(?)
A.M、N两点均向东移动
B.M点向西移动,N点向东移动
C.M、N两点均向西移动
D.M点向东移动,N点向西移动
小题2: 如果黄赤交角增大,则此日由M点向西到N点的经度差将(?)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不确定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北半球夏至日,南半球各纬度昼短夜长,图示南半球的纬线上,MN之间的经度间隔为100°,小于180°,是少一半范围 ,说明MN之间为昼,结合图上的东、西方向,可以判断,N为晨线交点,M为昏线交点。北半球夏至日,地球上从南向北白昼增长,夜变短。所以由此纬线向北,昼增长,即MN之间间隔增大,M点向东移动,N点向西移动。选项D对。A、B、C错。
小题2:如果黄赤交角增大,则回归线度数增大,北半球夏至日,此纬线距直射点的纬度 差更大,所以昼长会变短,MN之间的经度差将减小,A对。B、C、D错。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表示北半球某区域。a 为纬线,NP为晨昏线。b 线中M点纬度值最大,N、P 两点纬度值相等。回答 1-2 题。
小题1:M 点的纬度最低为
A.71.5°N
B.66.5°N
C.61.5°N
D.56.5°N
小题2:若 Q、R 两点相距 60 个经度,且 R 点为 30°E,图示区域为夏半年。此时北京时间
A.6 时
B.8 时
C.18 时
D.20 时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晨昏线的判断。晨昏线中M点的纬度值最大,M点的纬度范围为66°34′N-90°N,所以M 点的纬度最低为66.5°N。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图示区域为夏半年,则M点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M点此刻地方时为0:00,Q、R 两点相距 60 个经度,且 R 点为 30°E,所以M点的经度为0°,则北京时间为8:00。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某地一天内的气温日变化、地表的长波辐射能量和入射到地面的太阳能量日变化图,该日前后,开封的白昼在逐渐变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从图中三条曲线变化可知
A.气温日变化与地表的长波辐射能量变化直接相关
B.太阳辐射是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
C.一天内太阳高度最大时气温最高
D.一天内太阳高度最大时地表的长波辐射能量最大
小题2:该季节最有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A.我国东部寒潮侵袭
B.华北地区秋高气爽
C.江淮地区梅雨
D.长江中下游伏旱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大气因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所以气温日变化与地表的长波辐射能量变化直接相关;地面是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图中显示一天内太阳高度最大是12时,而气温最高是约14时,地表的长波辐射能量最大是约13时。故选A。
小题2:读入射到地面的太阳能量的变化曲线,该日昼长为12时,太阳直射赤道,应为春秋分,又因该日前后,开封的白昼在逐渐变短,所以此日应为秋分,那么华北地区秋高气爽;而我国东部寒潮侵袭是秋末、冬季和春初;江淮地区的梅雨是6月;长江中下游伏旱是7月。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